傳統銀行迎「虛」而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香港

傳統銀行迎「虛」而上

2020-09-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本港越來越多虛銀投入服務,對傳統銀行自然構成威脅。事實上,傳統銀行無論在產品服務、收費,及營運模式等方面,都正逐步向虛擬銀行「睇齊」,迎「虛」而上,逐步走向普惠金融服務。以保留客戶,維持行業競爭力。過去大型傳統銀行不太「稀罕」低收入客戶群,但近年多家銀行都主動豁免多種收費,吸引低收入或低儲蓄客戶繼續使用,防止虛銀搶客。

  拓展手機銀行功能

  早於去年底首間虛擬銀行眾安銀行開業前,同年匯豐(005)帶頭取消客戶的「個人綜合理財戶口」低額結存服務費等一些列收費。匯豐早前再加碼,宣布11月起進一步取消26項基本銀行服務收費,範圍涵蓋一般銀行服務、存款及提款、跨行及環球轉帳以及匯款。

  另外,傳統銀行亦積極拓展手機銀行功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已可完成大部分日常銀行交易,包括開戶、提款、轉帳、投保、買賣外匯等,其實與虛擬銀行的功能無異,甚至有過人之處。

  普惠金融意味產品及服務需降低門檻,就像虛擬銀行普遍可以1元起開戶、1元起做定存等,而傳統銀行近年也積極拓展低門檻產品。例如恒生銀行(011)早前推出基金投資平台「SimplyFund」,主打1元起投資基金,涵蓋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和股債混合基金,較市面普遍過萬元的基金入場費為低。

  降低門檻吸客

  如果說到虛銀目前主要優勢之一,即提供高息,傳統銀行也有高息產品應對行情。以工銀亞洲為例,日前推出手機銀行多人同行「e開戶」優惠,每人最高可享10.8厘的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特惠年利率。

  面對傳統銀行的反圍攻,虛擬銀行的優勢似乎變得模糊,畢竟大部分傳統銀行成立良久,銀行品牌在客戶心中已建立起穩健的形象,這點對銀行客戶來說十分重要。各大虛擬銀行的股東背景縱使粒粒皆星,但客戶對一間銀行的信心來源,還在於銀行服務體驗。過去人們常抱怨傳統銀行分行的排隊和效率問題,但隨着手機和網上銀行的發展,傳統銀行正擺脫種種負面印象。虛擬銀行的競爭優勢所在,絕對不應局限於高息優惠,還應該爭取在服務體驗方面取勝。(志成)

[责任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