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農業增速創近18年新高 現代農企加深灣區布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穗農業增速創近18年新高 現代農企加深灣區布局

2020-10-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近日,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以來,廣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克服疫情對農業生產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產品增量提質為重點,全力推動農業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成效顯著,成績喜人。
 
稻香小鎮(受訪者供圖)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1.5億元,同比增長6.6%,創廣州市近十八年來最高增速;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182.1億元,同比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683.3元,同比增長7.2%。
 
力智現代化示範性豬場全景圖(受訪者供圖)
 
    同時,撬動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8.6億元,同比增長440%。截至9月30日,全市18個新改擴建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已建成投產3個;2019年度獲批創建的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共167個建設項目全部開工,2020年度獲批創建的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落實項目123個,開工率超過60%;廣州市2020年6月3日集中開工(簽約)的105個重大農業項目中,超過七成項目都按計劃有序推進建設。
 
    27日,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在廣州的四家現代農業企業,他們紛紛表示瞄準灣區市場,對標國際標準,加快步伐提質增效,為大灣區提供高品質的生態和生活空間,共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拉動成效明顯(徐紅 攝影)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拉動成效明顯
 
    據了解,今年廣州實施重要農產品「擴量、提質、增效」專項行動,農產品喜獲豐收、量價齊升,種植業、漁業和畜牧業生產總體呈現「兩增一穩」態勢。記者注意到,其中蔬菜生產穩步增長,前三個季度該市蔬菜產量272.1萬噸,同比增長3.7%,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拉動成效明顯,有效推動了蔬菜規模化、設施化種植,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我們於今年四月十五號竣工,正式投產。八月份拿到供港澳資質,在十月份和香港一家公司簽署供銷合同,每月供應量4噸左右。」華瑞綠源植物工廠負責人代小姐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植物工廠是不易受季節及天氣影響,不擇地區和土地條件,人工光型和太陽光兩者相結合,引進日本技術實現高效率的全年栽培,生產時間短,產量高,同等面積產量是普通種植的20倍,一般無土栽培的5倍,有效提高蔬菜的生產效率,無農藥、節水、節能型生產大大降低了環境負荷,每顆成菜只需 0.5升的水。
 
    記者獲悉,作為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華瑞綠源,是一家專業打造「科技產業化」以及「科技產品化」的品牌科技示範園公司,致力蔬菜的水培馴化、進行水培種苗的生產研發、以及高附加值作物試驗和生產等內容的高科技植物工廠。現正積極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以新型農業科技為主題的智慧體驗型現代都市農業高精尖科技示範園區。
 
豬捨生產動態實時監控系統(受訪者供圖)

    瞄準灣區市場 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2019年,公司總部由廣州黃埔區搬遷到從化區,以大灣區建設為契機,深化項目建設,打造總部經濟,拓展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廣州力智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吳立平表示。
 
    該公司是由香港勁力有限公司和廣州跨世紀農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辦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成功創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原種豬場、廣東省菜籃子基地和生豬供港註冊場,建有廣州力智、河源麗湖、雲浮力智三個生豬生產基地,年出欄生豬超過二十萬頭,其中70%-80%供港。
 
    記者走訪調研時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從化項目規劃總投資兩億三千萬元,分兩期建設生豬生產菜籃子基地,項目按照「生態環保、優質安全、智能高效」的理念規劃設計,建設全封閉、標準化、智能化、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現代化示範性豬場。同時,拓展產業鏈條,帶動發展循環經濟,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鏈產業園核心區建設為契機,打造3000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通過廢棄物綜合循環利用延伸「豬、果、菜」有機種養生態鏈條,串連養殖和種植板塊,實現地區綠色農業協同發展和產業提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目標市場,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走訪另一家國內知名標杆企業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容梅也表示,加快布局灣區市場,去年在從化區創建的壹號蛋雞產業園,園區集「育種+養殖+物流加工+營銷+科技」於一體,走的是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目前已擁有五大養殖基地,包括:帝田祖代種禽繁育基地、烏石父母代種禽繁育基地、新村青年雞養殖基地、三天鮮蛋雞養殖基地、龍聚蛋雞養殖基地,將建成全亞洲單體最大的蛋雞產業園,其中新村基地青年雞養殖規模也為亞洲最大。
 
艾米研發5G數字農田系統(受訪者供圖)

    瞄準國際標準 打造數字農業
 
    當記者來到總面積3平方公里的艾米稻香小鎮時發現,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連片稻田宛如山坳里的世外桃源。艾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集團董事長何淑紅告訴記者,艾米稻香小鎮引入了生態種植標準化體系,用零化學肥料、零化學農藥、零除草劑的生態方式種植水稻,激活閒置農田。
 
    目前生態水稻種植面積近千畝,過去七年時間,一群跨界合作的科學家和年輕人扎根鄉村,研究種植,特別是在科學領頭人中山大學楊凱教授、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黃慶教授的領銜下,完成了一項項國際成果,就是希望守護好「米袋子」,做好「米牌子」,把這款生態大米產品打造成為中國生態大米民族品牌。
 
    「沒有數字農業就不能夠談智慧農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國家要建設數字鄉村試點,這與小鎮五年前就布局的智能農業不謀而合。」何淑紅說。記者了解到,在數字農業方面,在小鎮平台的孵化下,2019年7月份聯手華為共同打造5G智能農業項目,預示着小鎮的農業科技將站上世界舞台驚艷同行,展示了從廣州走向世界的數字科技力。艾米通過5年實踐累積3500萬+級生態水稻大數據,研發5G數字農田系統,消除農業數據荒島、打通信息孤島,為保護和管理永久基本農田提供解決方案,實現全域基本農田管理「一張圖」,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勞動力付出,提高工作效益。憑藉着這套系統,艾米這家科技新星企業更成為華為供應商,亮相驚艷全球,在瑞士、印尼等國際場合展示了中國數字科技力,2020年開始,小鎮更將依託科技產業基礎,打造軟件、硬件齊發展的局面,加強智能設備硬實力,建設科研產業高地。(記者 徐紅)
 
[责任编辑:薛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