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禮儀】一杯茶 一道文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中華禮儀】一杯茶 一道文化

2020-11-02
来源:香港商报
 茶,在香港文化之中有着重要地位。朋友偶遇,愛說一句「得閒飲茶」;後輩做錯事,往往要向長輩「認錯斟茶」;懷着開枝散葉心態的父母,最想喝的是一杯「新抱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榜上有名,可見茶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是,常喝茶不代表懂品茶。茶道是什麼?如何泡好一杯茶?茶道是中國人的一種哲學,一沖一泡陶冶性情,一聞一呷品味歷史,杯中盛載的既是茶,也是一種文化。
 
 什麼是茶道?在茶文化中,有茶藝與茶道兩部分,茶藝重點在「藝」,指泡茶與品茶的技藝,是茶道的基礎;茶道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身養性,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兩者結合,就是物質與精神統一的結果。
 
 茶道由盛轉衰
 
 說起茶道,多會想起日本,但考古尋源,茶和茶的儀式都源於中國。茶的歷史可追溯至神農氏嘗百草,「茶聖」陸羽在《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在西周由藥用轉為飲用,並由漢代主要流行於富家及宮廷,到唐代流入尋常百姓家。唐代文人雅士愛品茶,留下不少以茶入詩的佳作,同時日本僧人將茶苗帶回日本種植,成為往後該國茶道的起源。宋代人將茶的發展推至頂峰,並傳入南亞,到元、明以後更傳到歐美。明、清兩代,出現專為茶客品茗的場所--茶館,可惜清末內憂外患,民間飲茶的風氣,像茶葉一樣,越沖越淡。人稱「茶博士」的香港茶道總會創會會長葉惠民對記者慨嘆:「清末以後,茶道就處於停頓階段,好像不再有人注視這項千年歷史文化。」民國時代,茶流於商業買賣性質,沒有「道」的精神可言,茶道發展漸漸由盛轉衰。
 
 茶道精神 和睦清心
 
 數碼年代,中華禮儀、傳統文化越來越不受年輕人重視,但仍有青年「人棄我取」,90後的瑜茶舍創辦人容德如是一例,她向記者解釋中國茶道時琅琅上口:「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知識、技巧。尊重茶葉,沖出來的茶才會好喝。」她指也有人只懂茶藝,卻未必會修茶道。「其次是飲茶修道,即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如佛、儒、道三家皆從茶道中悟道,即使各人鑽研的『道』不同,仍具有廣義性和寬泛性。最後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境界,煮水烹茶,舉手投足皆妙道。」容德如侃侃而談。
 
 日本茶道聞名於世,全因該國將一個簡單動作昇華為藝術形式,把民族精神、宗教、美學貫注其中,達到國際文化交流的層面,葉惠民表示:「日本人重視文化,茶道才能生存。」日本茶道四大精神為「和敬清寂」,中國茶道的精神是什麼?至今各有說法,如內地有「和靜怡真」、「廉美和敬」,台灣則主張「清敬怡真」、「和儉靜潔」。古人將茶道精神分為四方面: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名倫之理。葉惠民將之濃縮為「和睦清心」四字,將茶道精神分為兩部分:第一、以和為貴,不單在人與人關係的契合上利用茶作橋樑,在茶事活動時還要平和謙恭,遵守禮節,追求「和」的精神;第二、心境清靜,泡茶時減慢身心節奏,品茶時閉目鬆弛神經,清晰思維。
 
 茶道在港扎根
 
 作為早期香港開荒中國茶文化的茶道家,葉惠民回憶在八十年代,坊間鮮有關於茶文化的知識與資訊,「當時我是一名社工,正籌辦一個推廣中國文化的活動,負責茶道攤位,所以四處到茶莊搜集關於茶道的資料,才驚覺香港無人懂茶道,也鮮有人整理資料,更遑論發展、傳承。」此後,他對茶道萌起興趣,不斷鑽研書本,又跟台灣和內地茶道家討論,一步步在香港開墾中國茶道的荒土。在「發現」了這項被忽略的文化瑰寶後,葉惠民自此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茶癡」,更於1989年開設雅博茶坊,打造專門品茗的場地。他形容這段旅程,好比一趟對中華文化「尋根至扎根」的過程。
 
 隨着香港經濟趨蓬勃,帶動文化發展,讓更多人注意茶道,茶道重新興起。葉惠民稱,若將「茶」分為三部分:農業科學、商業經濟、文化藝術,前兩個行業都是由內地領先,但說到茶文化的推動,他敢言香港做得較好。現時內地多個城市也有茶館,但會夾雜其他娛樂方式,如說書、看戲、表演等,商業意味較重。
 
 說到香港茶文化領先內地的原因,葉惠民認為在於香港走出自己茶道的流派及風格,既承傳了中國幾千年茶文化的傳統,再注入本土氣息,他解釋:「香港中西文化交融,茶道追求簡單、自然,並從中體驗真善美,最終達致豐盛人生。」他指香港人喜歡直截了當,講求實際,愛用最小成本達到最大效果,「以拿起茶杯為例,日本或內地茶客不會直接拿杯就喝,會經過一些動作、禮儀,但香港茶道主張簡單,所以品茶時不會遞手,只須用拇指和中指持杯,喝時用無名指輕輕托起便可。」葉惠民說。
 
 自由中有規範
 
 由於香港沒有茶道歷史的包袱,發展茶道極之自由,也不像內地城市只着重某一種茶葉,如杭州專龍井、蘇州攻碧螺春、雲南就是普洱。香港的泡茶方式則極之廣闊,中國六大茶類也涉獵,「香港茶文化是全世界最豐富精彩的。」葉惠民自信地說。正因香江茶道的自由,容許不同茶坊發展不同的泡茶方式。內地有十三道茶道的操作流程,但香港則按茶坊風格自定流程。「自由不代表任意妄為」是葉惠民對香港茶道現象的分析。各家各法,需要時間調整、沉澱,所以茶道家之間有自由去創作,但每一派茶道的操作皆是有依據、有文化意義在背後支撐。正如日本也有數十個茶道流派,各派信念和做法也有不同,能恪守當中的精神理念,才是茶道的精髓。
 
 容德如指,即使近年多了人學茶藝,但還是小眾,九成市民也未必懂分辨六大茶類。台灣一條永康街附近已有過百間茶店,可能已等於香港茶店的總和。「香港有茶道嗎?」記者疑惑。葉惠民坦言:「小眾,但豐富。」由日常喝茶至用心品茶之間,無非是一種對美學、藝術的追求,但想要將「茶」視為一種審美對象,甚至提升至「道」的層面,首先要「將茶入屋」,「意思是要有生活性的茶,才有藝術性的茶,當大眾日常也飲茶,才會想進一步追求茶道。」容德如如是說。
 
 多元化復興茶道
 
 葉惠民在香港推動茶道三十多年,為傳揚茶文化虧蝕了8層樓的金額,在粉嶺經營的實驗茶園又因入不敷支,虧損數百萬元而無奈結業。記者問為何還堅持下去,答案是一份對茶道的使命感。他最不屑的是,那些跟茶道精神背道而馳的商業茶舍:「若只為賺錢,就像畫家純粹為市場需求而創作,作品既沒生命也沒靈魂。」在葉氏眼中,茶道本來就是藝術的一種。
 
 新式茶舍的啟示
 
 那邊廂的容德如創辦新式茶舍,期望吸引年輕人,為的同樣是傳承,賺錢只是其次。「曾經有茶界前輩說『別想推廣什麼茶文化,最緊要是賺錢。』我並非想說些志向宏大的話,但至少相信能盡點綿力推廣茶道文化。」容德如的瑜茶舍被視為成功創業例子,由網店到工廈實體店,再到進駐尖沙咀誠品書店,越做越大。「賣茶不是速成的事,不像奶茶店日賣二百杯,亦不像咖啡般即沖即拿走,泡一杯茶至少要15分鐘,一杯茶可喝上2小時,茶是一種『慢』的文化,需時細味。」茶舍主打年輕路線,善用網絡宣傳,吸引不少青年茶客到店內光顧,「最重要是腳踏實地保持質素,自然能累積忠實茶客及良好口碑。」容德如說。
 
 年輕人不懂茶道,對林林總總的茶葉無從入手,職員會介紹茶的沖泡方法,提供茶香小瓶,客人透過聞香再選擇喜歡的茶,同時亦有冷泡茶試飲,讓「新手」茶客不會不知所措,踏出認識茶道的第一步。容德如認為茶道若結合其他文化藝術形式,可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比如瑜伽、書法等,她曾舉辦類似的茶藝活動,也將茶道跨界與時裝、護膚品牌合作,展現茶的時尚一面。由生活商品入手引起年輕人注意,從而帶起茶文化,對傳承茶道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茶藝師徒制
 
 要成為茶藝師,拜師學藝是主要途徑,也可參與坊間的培訓班。葉惠民曾教過數萬名學生,但入室弟子只有8位,他坦言喜歡茶藝的人有很多,但真正願意將之作為職業者卻寥寥可數,主因是收入不高,普遍茶藝師的月薪約2萬港元,若開班授課就會有多些收入。
 
 跟隨葉惠民20多年的入室弟子廖子芳表示,她是依循傳統師徒制學藝,雖不至要替師傅洗衫煮飯,但必須懂得如何侍候師傅,她說:「聽到師傅咳一聲,就知道他要水,並要預備好茶具等,要學會捕捉師傅心思。」問到對比師徒制與學院派的優劣時,廖子芳認為師徒制更能體現出茶道中的「尊師重道」,而非單純你付款、我授課的交易。

 今年7月,國務院將茶藝師退出《職業資格證書》目錄,改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由第三方評價機構頒發證書。容德如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目前內地及香港對茶藝師的認證均不清晰,即使以前由國家頒發證書,但各城市考試的要求及標準不一。這次政策更改,主要是實行「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將權力下放,由第三方評價機構主動發展及平衡標準,而政府則扮演監控角色,相信能為行內營造一個良好的培訓環境。若然茶藝、茶道逐步邁向專業化,茶藝師收入增加,自然有助傳承。 (記者 Ruth Chung 攝影(部分圖片) 蔡啟文)

[责任编辑:刁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