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脈搏】融入灣區發展再創香港輝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香港脈搏】融入灣區發展再創香港輝煌

2020-11-20
来源:香港商报

 路敏盈

 近日,港台深港雙城記節目中,在與嘉賓就「習近平主席紀念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講話」的議題進行分析討論環節中,主持人竟說:「深圳的成功,香港是不是功不可沒,深圳作了龍頭,香港給擺埋一邊,(被)邊緣化,消失了。」還有媒體詆毀「香港融入大灣區就是香港內地化,就是兩制沒有了,變成『深港市』」云云。

 兩地對立謬論影響極壞

 正當國家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大勢要求香港積極融入大灣區的時候,這些居心險惡,鼓動粵港分化對立的謗議謬論,其言可悲,其心可誅,反映了部分港人,尤其是反對派陰暗狹隘的心態,這些人躺在自設的功勞簿上,迷失於虛幻的往日光環下,不思進取創新,不知今夕何夕,既淺薄短視又患得患失;既狂妄自大又妄自菲薄。當國家要求港人擔當歷史使命,積極做好大灣區龍頭的時候,反對派並不珍惜,反而處處拆台抗拒,根本沒有以絲毫善意去理解中央的苦心;當國家表彰深圳創新發展高科技成效卓着,要求深圳負起更多責任,要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時,他們又神經過敏,怨天尤人,製造矛盾,表演着孔夫子所鄙視的「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小人行徑。不可否認,這些言論經反對派着意渲染,在社會上蠱惑人心,影響極壞。筆者認為,在中央強調全面落實管治權,維護憲制秩序、國家安全和利益,強調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時刻,反對派種種變本加厲地反對香港融入大灣區的言行,都可視為隱性的「攬炒」逆流。

 事實上,深圳特區建設的成功,香港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深圳發展的40年,是深港兩地攜手求發展獲雙贏的40年。深圳的發展離不開香港,同理,沒有中國,沒有深圳,也不會有香港的繁榮。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在為內地帶去資金、技術、經驗的同時,也開拓了市場、分享了國家發展的紅利,成功實現了城市的轉型升級,並使GDP增長超了12倍。40年歷史經驗證明「一國兩制」之下,港深合則利,分則傷。

 集聚發展是需要與必然

 港人須了解,城市融合乃世界潮流,是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必然。強勁的城市群經濟是推動區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和動力,尤其是如香港這樣缺乏經濟腹地的大城市,容易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被邊緣化而衰敗。因此,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集聚效應的重要作用,使類似香港經濟結構單一的城市,在與鄰近城市進行密切融合,連結成區域性大都市圈,從而形成強大的集聚作用共同發展,便日益顯出其重要性與迫切性。

 事實上,聚集正是城市的本質。發達城市群的發展經驗表明,經濟活動所包含的邏輯就是在快速聚集、高效流動,然後再聚集、再流動,直至人口、經濟和財富在地理上集中到特定區域並實現效益最大化。中國40年的開放目的是什麼,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聚集效應的追求,匯聚全球性的資源,包括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來促進城市化和城市群的發展。深圳40年的發展,其實質也就是資源流動聚集效應的一個成功體現。

 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國經濟發展進一步帶動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舉措,是「十四五」期間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決策。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以0.6%的國土面積創造全國近12%的GDP,不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改革開放,一直走在全國的前頭。在國家實現「十四五」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灣區建設需要通過港粵合作來實現。尤其是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香港完全可以發揮地理和制度上獨特的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大助力。香港產業結構升級,香港青年的出路等社會深層次的問題,都只有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才能最終得到解決。

 做好自己港不會「邊緣化」

 五中全會公報強調「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央將進一步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港澳同世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一如既往地堅持在「一國兩制」下繼續保持香港的繁榮。可見,港人「內地化」「邊緣化」的迷思,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悲觀的論調,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論調都是錯誤的。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香港會不會「邊緣化」,其實關鍵在於港人本身。香港人曾靠同舟共濟,攜手踏平崎嶇的獅子山精神創造過經濟奇跡;我們相信,港人也一定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進程中,堅持「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再創東方之珠的輝煌明天!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