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美台經濟對話無實質意義-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名家指點】美台經濟對話無實質意義

2020-12-01
来源:香港商報

 「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於美東時間11月20日在華府登場,由美方國務次卿克拉奇與台方經濟官員陳正祺舉行實體會議,而其他台方官員,經濟方面的王美花、政務方面的鄧振中等人,則在台北以視頻方式參與討論。會議聚焦在全球健康安全、供應鏈合作、5G乾淨網絡、能源等議題,會中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就在同一天,特朗普試圖翻轉美國大選落敗卻接連碰壁,使得這場美台對話增添不少首屆即成終屆的懸念。儘管雙方簽署一紙效期5年的MOU「綁約」拜登政府,但未來的美中關係發展,勢必牽動美國與台灣地區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將影響此對話機制落實的程度,更何況台當局很難藉此對話平台與美方談成TIFA或BTA。

 美台對話為「抗中」

 由美國國務院主導的「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於美國大選後登場,固然可視為特朗普政府對台灣釋出「善意」,更多的是符合其「抗中」的盤算。美台此一對話結束後,列出洋洋灑灑9項事實清單,其中之一即是簽署MOU,作為未來輪流在華府及台北舉行年度對話的基礎。台方外事負責人吳釗燮以奧巴馬政府當年與馬英九當局建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為例,強調美台此一對話機制不會受美國政黨輪替影響,但各界實在不清楚吳釗燮的樂觀從何而來,因為新政府不延續舊政府的政策所在多有,例如奧巴馬政府建立和大陸的「戰略暨經濟對話」,在特朗普上台後無以為繼即是一例。

 正因如此,雖說美台此次簽署的是為期5年的MOU,但拜登新政府是否有相同的意願來執行仍未可知,蔡英文當局切莫過於樂觀。試觀美台TIFA或BTA的談判延宕至今,即可了解。蔡當局已主動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台灣,連台灣人民的健康都賠上了,仍無法說服美方坐上談判桌。台方負責經貿談判的政務委員鄧振中只說「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與美台TIFA是並行機制,卻說不出美台經貿談判何時才能恢復。

 對話收穫近乎零

 客觀而論,「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看似琳瑯滿目、收穫豐碩,但實質收穫卻近乎零,主因在於:一、所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其實根本不具備任何約束力,隨時可以「晾在一旁」不理會、不執行;二、美國政權馬上要交接,現在台灣對口的所有官員幾乎全部都要卸任。拜登政府的官員是否要為特朗普政府的MOU埋單,實在猶待觀察;三、更何況,經貿關係要明文化、深化,靠的是貿易談判與談判後簽下的約,而非只靠「對話」即可為之;此次美台對話是由美方國務次卿克拉奇與台方陳正祺舉行會議,看不到真正負責貿易事務的美方貿易代表署的影子,坦白說,很難寄望此一對話與備忘錄有多大的實質意義。

 然而,有不少台灣民眾對美台此一對話產生了美麗的「憧憬」,誤以為此項對話是TIFA或BTA的前兆,其實並不務實。即使拜登政府未來延續美台此一經濟對話機制,但要有好的進展並不容易。事實上,稍早前拜登已提出未來和美國簽署FTA或BTA的三個條件:一是要投資美國勞工,二是要確保勞工和環境保護主義者參與貿易協議諮商,三是不會藉懲罰性貿易激怒盟友。這使得要和美國洽簽FTA或BTA的難度相對大為提高,若無相當發展程度和自信的國家或地區幾乎都不會想和美國輕啟協商。而台灣的弱勢產業都習慣受到保護,且無論藍營或綠營主政均考量選票至上,當然都很難滿足美方的要求。因此,蔡當局近期內若要和美國洽簽BTA,甚至有顯著進展的TIFA,應該都屬於高難度。

 蔡當局自欺欺人

 總之,「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可視為美方回饋台方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的「善意」,也可視為美方要拉攏台方成為印太戰略夥伴的姿態,更可善用它來強化美台合作關係,但蔡當局若想洽簽美台BTA把「餅」做得更大,則要靠更多其他的努力。一旦美台真要談判起來,美國將要求一個近乎百分之百涵蓋率的超高品質BTA,則蔡當局真的已準備好要接受農民和弱勢業者示威抗議的「洗禮」嗎?再者,蔡當局對特朗普示好而主動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原本民間反對聲浪已高,在特朗普敗選後更遭質疑不智;如今蔡當局想用美台此一經濟對話來衝淡負面的反彈,然而台灣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這些除了給蔡當局「大內宣」用之外,對台灣並無實質的好處與意義。尤其,台灣無緣參與RCEP,蔡當局隨即與美方在經濟對話上簽MOU,彷彿簽了MOU即可彌補進不了RCEP之缺憾,堪稱是自欺欺人。(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