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著力創新加快轉型 蘇浙閩明確今年路線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深化改革著力創新加快轉型 蘇浙閩明確今年路線圖

2021-01-27
来源:香港商报

 在近期密集召開的2021年地方「兩會」上,作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江蘇、浙江和福建三省亮出的經濟運行「成績單」雖各有特色,但抗壓應變、加速恢復成為共同點。在敲定「十四五」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同時,三省均明確了2021年經濟發展路線圖。藉由深化改革、著力創新、加快轉型等多箭齊發,三省今年經濟預期分別高達6%、6.5%和7.5%,力圖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浙:藉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優勢

 26日,浙江省省長鄭柵潔在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公布,2020年,浙江全省生產總值達到64613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具體來看,浙江經濟在過去一年走出「V」字型:經濟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5.6%快速回升到二季度的5.8%,上半年增長0.5%,前三季度增長2.3%。

 科技創新貫穿去年經濟發展

 解析政府工作報告,強勁反彈背後,一些關鍵數字體現諸多浙江動能:

 其一,基於疫情防控「源頭查控+硬核隔離+精密指控」的精準有效,2020年2月24日,浙江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

 其二,浙江全年出口和投資增速均高於經濟增速,2020年出口25180億元、增長9.1%,佔全國份額同比提高到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鐵路和軌道交通投資增長4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30億元,同比有所下降,但比全國平均降幅少1.3個百分點。

 其三,科技創新貫穿浙江全年經濟發展,形成73項自主可控進口替代成果;數字經濟逆勢增長,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傳統產業改造提升2.0版全面實施;新增單項冠軍企業33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44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032家。

 其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浙江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浙江去年全年為企業減負4800億元,比年初預計多出2100億元。政府一般性支出壓減571億元,將有限財力用於惠企利民。

 發展數字不勝枚舉,令「十三五」以「上揚曲線」收官。面對「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鄭柵潔直言來之不易。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大增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浙江經濟總量實現年均同比增長6.5%。其中,一項數據體現發展動能的日趨高質量:這五年,浙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從37.2%提高到59.6%。

 鄭柵潔坦言,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尚不穩固,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未形成有力支撐,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不夠快;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比較突出。

 2025年GDP突破8.5萬億

 報告指出,2021年浙江省要全力做好「十四五」開局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明確為全省GDP實現6.5%以上的增長,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2.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2%左右,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報告還明確了浙江省在「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經濟發展目標。到2025年,浙江全省GDP突破8.5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3萬元;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0%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研發經費支出年均增長12%,佔GDP比重達到3.3%。為此,「十四五」時期浙江省將全力做好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打造發展新優勢;二是全面推動協調發展,加快提升均衡發展水平;三是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範,讓綠色成為發展最動人的色彩;四是堅持擴大內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六是打牢安全發展基礎,有效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

 蘇:構建具聚合力雙向開放樞紐

 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26日開幕。江蘇省長吳政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江蘇在極不尋常的年份,創造了極不尋常的輝煌,2020年GDP達10.27萬億元,增長3.7%,實際使用外資283.8億美元、居全國首位。

 人均GDP居各省自治區之首

 2020年,江蘇省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記者從現場獲悉,江蘇全省經濟增長上半年由負轉正,全年GDP10.27萬億元,增長3.7%,人均達12.5萬元,居各省、自治區之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利潤增長10.1%,在經濟大省中均位居前列。外資外貿逆勢增長,實際使用外資283.8億美元、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8.6%;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6%。

 吳政隆形容,江蘇過去一年經歷了「大戰大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萎縮等帶來的嚴重衝擊和空前挑戰,江蘇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得到有力有效控制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力踩足復工復產「大油門」、按下經濟恢復「快進鍵」,先後出台「蘇政50條」「惠企22條」、穩外貿外資等政策措施,全省減稅降費2520億元,金融機構向企業讓利1500億元,經濟社會迅速恢復正常。

 將推進「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赴地方視察即蒞臨江蘇,對江蘇工作充分肯定,並賦予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使命。江蘇此次提出的「十四五」主要目標和2035年展望中,對此均有充分體現。

 會上公布的「十四五」主要目標提出,江蘇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記者注意到,江蘇把「十三五」時期推進「一中心一基地」的表述拓展為「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增加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的新目標。去年12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關於江蘇「十四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提及,如此表述的主要考慮是,「十三五」時期江蘇謀劃、推進「一中心一基地」建設,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起到重要引領作用,「十四五」時期應在更高起點上持之以恆推進、不斷提升水平。同時,緊扣「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的要求,把「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作為具體體現,率先探索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2035年基本建成高標準市場體系

 關於「十四五」主要目標,會上公布,全省人均GDP超過15萬元。到2035年,江蘇將基本建成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推動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發揮重要戰略樞紐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GDP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左右,外貿進出口、實際使用外資穩中提質,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

 閩: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在近日召開的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省長王寧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事實和數字說話,全面回顧總結了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並對2021年工作進行明確部署。數據顯示,福建2020年GDP總量為43903.89億元,增長率3.3%。

 福州泉州邁入「萬億俱樂部」

 對於福建而言,2020年一個更加受關注的消息是,省內兩大城市泉州和福州相繼官宣邁入GDP「萬億俱樂部」,其中泉州為10158.66億元,增長2.9%;福州為10020.02億元,增速高達5.1%。繼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之後,福建省成為第五個擁有兩座以上萬億GDP城市的省份。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福建全省生產總值接連躍上3萬億元、4萬億元台階,人均生產總值接近11萬元,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邁出新步伐。

 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福建奮鬥成果確實顯著。從公布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住院患者清零只用了46天,先後派出12批1393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馳援湖北武漢、宜昌任務;現行標準下4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摘帽,取得決戰脫貧的決定性勝利;全省生產總值43903億元,增長3.3%,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建成普通國省幹線公路361公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886公里,衢寧鐵路、福平鐵路開通運營,老區蘇區所有縣城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閩港閩澳合作持續深化

 在閩港澳台四地往來合作方面,過去一年,閩港閩澳合作持續深化,閩籍僑親、僑商作用進一步發揮。閩台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兩地貿易額增長10.9%,實際使用台資增長77.3%。首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揭牌開業。福建向金門日均供水超萬噸,向金馬供氣福建側已基本具備條件。直接採認台灣地區部分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改革事項在全國推廣。

 2021年是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里程碑、標誌性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積極謀劃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新征程的新氣象。從全面建設創新型省份、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到力爭GDP增長7.5%,政府工作報告錨定新目標,揚帆再出發。

 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指出,「十四五」時期,福建要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有新的更大進展,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杜林 宋璟 張夢琪 田琴)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