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草堂抒懷-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散文 | 草堂抒懷

2021-01-3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成都,詩人杜甫草堂所在。

 很多人幾乎從呀呀學語開始,就念誦著杜甫的詩歌長大。在「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明快旋律中,感受五彩繽紛的大自然之美;在「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豪邁氣息中,感受字里行間洋溢著蓬勃的朝氣;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中,感受心懷家國天下的真摯情感。

 踏著細石小路,我行走在草堂之中,眼前一派古朴幽雅的田園景象。雖已是初冬,草堂優雅古朴,園林清幽秀麗,郁郁蔥蔥的林木簇擁著一方池塘,池塘中的荷葉已是枯黃,葉子收縮在一起,如同一柄柄雨傘,沐浴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不由想起李商隱的詩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草堂中遊客不是很多,漫步其中,讓心穿越時空與歷史對接,思想羽化飛揚。感受詩人從遠古悲歡而來,走過泱泱大千世界,走過千年歲月蹉跎,成就一代詩聖。

 公元759年冬日,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在成都浣花溪畔,營建茅屋。詩人全家在此度過四年光景,暫時遠離落荒、逃奔、顛沛、流離。雖然在此只居住了四年時間,但詩聖的橫溢才華、生動文字,讓這塊土地灑滿了靈動的思想,閃耀著詩性的光芒,照古爍今,影響深遠。杜甫在草堂作詩達200多首,那些飽含情感的詩文,表達了對百姓的同情、對現實的鞭撻、對故土的思念,從他在此留下的一些詩文中不難看出,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故園的無限思念。詩人自稱「少陵野老」,用詩歌真實深刻地反映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

 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詩人寫道「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充滿了對收復中原的喜悅和啟程還鄉的渴望。

 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詩人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正如別林斯基所言:「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

 然而,在千餘年前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歲月里,詩人的心境又怎能擺脫得了愁苦和憂思。在寒風呼嘯、悲苦無盡的日子里,在四面透風的茅廬里,聽怨婦的悲鳴、烏鴉的呼號;看黎民的疾苦、朱門酒肉臭的不平、路有凍死骨的悲慘,詩人的心境是何等的憂憤難平,因而,他的詩文中流淌著對社會不公的憤慨和對黎民百姓的同情。但在那個風雨飄搖、昏天暗地的年代,詩人的呼喊又能激起多少波瀾?詩人除了詩,幾乎一無所有,這個世界給予他的只有一紙抒發心中悲戚的詩文,他只能借助一棵樹、一根竹子、一座茅舍、一條溪流、一縷鄉思痛心疾首的呼號,表達自己的心跡。這就是杜甫,一個寄寓在浣花溪邊的杜甫,一個徘徊在草房邊的杜甫,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

 雖然杜甫早已在歲月中遠去,他留下的文字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后人仰望的精神殿堂,成為歷史不朽的記載。生命的火花會稍縱即逝,任何人都概莫能外,但先哲留下的不朽精神確實可以超越時空,影響一代又一代后人。杜甫的詩文就像歷史的畫卷,無時不在激起我們心底的文化漣漪,带給我們崇高的向往。行走在草堂,我的心總能感受一種詩文的力量激蕩,它跳躍在我的思想中,給予我的不只是文情詩意,更是一種奮進的力量。

 浣花溪的水千百年仍在涓涓流淌,這是一條流淌著詩性的溪水,流淌著文化的溪水,讓我從一個有著千年時光積澱的文化聖地,接受了一次歷史與文化的洗禮;讓我在一個有著文化底蘊濃郁的歷史古跡,感受一次時空與心靈的對話。(湯佳佳)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