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觀心自在 心境平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展覽】觀心自在 心境平和

2021-02-26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疫情下,搶頭炷香及「觀音開庫」等傳統習俗均被取消,但仍有善信前往「還庫」,可見觀音菩薩是不少人危難時的心靈港灣。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集古齋、天地圖書合辦的「觀心自在——觀音藝術展」,今日(26日)下午在中環集古齋畫廊開幕。展覽呈獻多幅珍貴觀音畫像、相片及書法珍藏,希望藉展覽用藝術滋養心神,以觀音悲智雙運的精神啟發觀者,從疫情的煩擾中解脫,活得平安自在。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副館長(藝術)鄧偉雄(右三)及《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作者駱慧瑛(左四)等嘉賓主持開幕禮儀式。

 觀音菩薩法相慈容典雅沉詳的氣質,線條流暢優美,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示現著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香港民間也有不少與觀音菩薩相關的傳統活動,如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觀音誕」,其中「舞火龍」每年都能吸引眾多遊客或本地人前往觀看、「借庫」也是甚有香港地道特色的活動。

 是次「觀心自在——觀音藝術展」主要有33件展品,通過展覽呈獻傳統藝術與宗教非遺的珠聯璧合,讓觀看者了解觀音藝術發展的傳承與演變,感受歷史文化與藝術相結合的美。

兼壽作品《心經觀音》,據鄧偉雄介紹這是織繡作品,非常精細。

 展出多幅珍貴畫像

 展覽展示了多幅珍貴觀音畫像、相片及書法珍藏,雖均是觀音像,卻各有不同。有部分展品源自於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藝術顧問駱慧瑛的著作《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內所載圖片,如饒宗頤於莫高窟碑拓本上所題《心經》經句,據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副館長(藝術)鄧偉雄介紹應當是文革前所拓,為敦煌石窟中一件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拓本,並刻有六種文字,再由饒公題上心經;也有星雲大師題「觀心自在」,據駱慧瑛介紹,逾90歲高齡的星雲大師是當代高僧,因糖尿病的緣故影響雙眼視力,故他是用心寫書法,觀者欣賞時不應看他的字,而是看他的心。


饒宗頤題字的《敦煌六字大明咒拓本》,近代。


弘旿(1743-1811)作品《金繪觀音》,清代。此展品是清代宗室弘旿以金繪觀音,應當是清代宮廷妃嬪曾懸掛,或用於供奉之佛像。

鄧偉雄為《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所題寫的書法,該書獲香港出版總會主辦、政府「創意香港」贊助的首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資助出版。

 除上述書中所載展品之外,展覽更獲鄧偉雄借出多年私人珍藏,如張大千於 1943年繪的《淨瓶觀音》,是畫家四十餘歲的作品,從畫風看當時已有唐人風格,有機會是張大千第一次從敦煌回到成都之後所繪之觀音;程十髪繪《圓通三昧》觀音像,該展品乃程十髮為鄧偉雄所繪之觀音大士,用筆飛動,應受吳道子筆法影響而成。此外,亦展有清代宮廷供奉之金繪觀音;饒宗頤繪、梅創基刻硃描觀音版畫等多幅觀音畫像和明清時期塑像。看着展場內的觀音法相,莊嚴安詳,令人心靈頓然舒泰平和。(撰文、部分圖片:Janice)


張大千(1899-1983)作品《淨瓶觀音》,近代。


程十髮(1921-2001)作品《圓通三昧》,近代。


饒宗頤作、梅創基刻的《硃描觀音》,現代。此作是饒宗頤繪寫之簡筆觀音,由梅創基刻成,並親自拓成相贈鄧偉雄,具有紀念價值。


現場展出多幅觀音畫像。

展覽詳情
日期、時間:2月27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3月1至6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
地點: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3樓集古齋畫廊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