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啟歷來最大改革 藍籌明年增至80隻 港企佔比料續降-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恒指啟歷來最大改革 藍籌明年增至80隻 港企佔比料續降

2021-03-02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恒生指數將迎來自1969年起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改革!恒指公司建議,藍籌股數目將由目前的52隻增加至明年中的80隻,長遠更將增至100隻;同時,把所有藍籌股的權重上限劃一為8%。公司又建議,日後香港公司的藍籌數目將維持在20至25隻,這意味着未來港資企業的數目佔比最低將會降至約五分之一。

 3月1日,恒生指數公司公布有關優化恒生指數的諮詢結果,有關檢討涉及優化恒指以持續成為香港市場最具代表性及最重要的市場基準的建議。據悉,由今天直到明年中,恒指公司尚有5次成分股方面的檢討。該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稱,料未來5次檢討都會增加藍籌股的數目,從而達到藍籌數目於明年中增至80隻的目標。對於何時才能達到100隻的「終極目標」,他表示「暫未有時間表」。

 香港公司將最多佔25隻

 是次改革恒指組成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把香港公司在恒指的數目佔比,鎖定在20至25隻,而且,香港藍籌公司數目會至少每兩年評估一次。黃偉雄估計,是次恒指改革初期,香港公司在恒指的佔比仍會達到三分之一,但由於現時大型新股多來自內地,日後內地企業佔恒指的比例仍會提升。

 同時,日後恒指公司將按7個行業組別選取成分股,包括(1)金融,(2)資訊科技,(3)非必需性和必需性消費,(4)地產建築,(5)公用和電訊業,(6)醫療保健,以及(7)能源、原材料、工業和綜合企業。

 恒指公司模擬推算,恒指成分股總市值將由現時約26.7萬億元,增加至約33.4萬億元;市值覆蓋率由目前的56.5%提升至71.2%。至於恒指市盈率,則由目前的15.7倍增至19.1倍。

 分析相信,若落實恒指改革,日後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性消費品的藍籌數目將會大幅增加。

 藍籌比重上限劃一至8%

 另外,為解決恒指比重過於集中於單一股份的問題,恒指公司提議,日後藍籌的比重上限將劃一至8%,這也意味着友邦保險(1299)及騰訊控股(700)等佔恒指比重將會由目前逾10%降低。至於阿里巴巴(9988)、小米集團(1810)及美團點評(3690)於恒指的比重則有望獲得上調。

 黃偉雄相信,隨着成分股數目增加,恒指將變得更多元化,但波動性不會因而大幅增加。他又指,恒指公司在選股時,不會為各行業組別設特定比重,最重要是不能偏離市況。

 在快速納入機制方面,恒指公司建議,縮短候選藍籌的上市要求至3個月,這亦意味部分巨型中概股最快在上市後3個月即可晉身藍籌。目前,國指及恒指成分股數目皆為52隻,若按現時恒指公司的改革建議,未來恒指成分股數目將會大幅拋離國指成分股;對於未來會否一併就增加國指成分股數目作出諮詢,黃偉雄說「暫未有此計劃」。(記者 鄺偉軒)

 港股勁彈472點 科指跑贏大市

 昨天(1日)是3月首個交易日,受科網股帶動,港股顯著反彈472點或1.63%,收報29452點,恒生科技指數升344點或3.85%跑贏大市。藍籌新貴及電訊股亦獲追捧,惟大市成交縮約三成至2092億元。

 美團成升幅最大藍籌

 綜觀港股,資金流入藍籌新貴,阿里健康(241)、海底撈(6862)及龍湖(960)全日分別升9.4%、8.2%和3.7%。碧桂園服務(6098)及農夫山泉(9633)獲納入國指成分股,全日分別升0.9%及1.6%。海爾智家(6690)及萬國數據(9698)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收市分別升6.4%和3.4%。港交所(388)昨亦反彈3.4%。工信部稱國家支持晶片產業,華虹半導體(1347)升近11%,中芯國際(981)升6%。

 近期走強的電訊股愈戰愈勇。中電信(728)升6%,中移動(941)升近4.94%,中聯通(762)升4.6%。北水由上周五淨走達76億元,轉為昨錄得約8405萬元淨入,中移動為最多北水買入股份,全日錄11.19億淨入。

 美國十年債息回落,納指上周五回勇之下,新經濟股昨見顯著反彈,美團(3690)升近8%,是升幅最大藍籌;騰訊控股(700)升逾5%。中海油(883)跌幅收窄至1%;公司稱,美監管部門已決定對該公司美國存託股份啟動下市程序,紐交所將於下周二(9日)上午4時正(美東時間)暫停美國存託股份的買賣。

 另一方面,銀行股受壓,滙豐控股(005)、渣打集團(2888)及恒生銀行(011)逆市跌1%至2%。

 後市須睇美股表現

 宏匯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表示,有投資者逢高獲利,大市昨反彈見沽壓亦屬正常,惟市場氣氛不須過分悲觀,相信美債息有機會回穩,且恒指雖然上周下試29000點大關,但仍未跌穿2月低位,可視為大市調整,後市走向視乎美股表現及市場如何解讀企業年度報告及經濟數據,若經濟增長快於通脹,便不須憂慮債息抽升。

 星展銀行香港及中國內地股票策略師林子津認為,市場不用過分擔憂北水會一窩蜂撤退,畢竟今年流入北水規模好大,今次只是正常調整,惟他估計長遠而言流入速度將會減慢。他又稱,港股仍有不少股份對內地投資者及基金而言有獨特性及吸引力。(記者 吳天淇)

 【拆局解碼】恒指恐不再是港經濟寒暑表

 恒生指數自1969年11月24日首次正式發布以來,一直在某程度上充當著香港經濟的寒暑表。惟隨着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市值和數量不斷增加,加上港資上市公司業務越來越國際化,恒生指數與香港經濟的相關或掛鈎程度日益減低。經過是次恒指成分股翻天覆地改革後,恒指會否還是昔日的恒指?

 以往,不少知名的香港企業如電視廣播(511)、鷹君集團(041)及電訊盈科(008)等香港企業,曾經是知名的恒指成分股,每當公布業績之日,皆為本港財經界盛事;不過,這些股份已相繼離開藍籌行列。

 雖然今天仍有不少港資龍頭企業在藍籌之列,如長和(001)、新鴻基地產(016)、中華煤氣(003)等,但上述股份旗下不少業務已位處香港以外;另外,新加入的恒指成分股,大多是國企或內地民企。究竟恒指與香港經濟的相關性還有多大確實存在疑問。

 據恒指公司昨日記者會上表示,恒指公司定義的香港企業,是以香港作為收入來源為標準。目前,不少在香港上市的「港資」企業,大多已納入恒指成分股之中。但若按恒指公司的最新定義,為了滿足納入20至25隻香港公司在恒生指數的要求,恒指公司很可能會納入一些市值不高卻具有代表性的香港企業。可以預見,雖數目滿足,但香港企業的市值佔比,可能將處於偏低水平。

 面對上述情況,在改革恒指組成之餘,恒指公司或可嘗試創立「恒生香港企業指數」,在反映香港企業在股市中的表現之餘,也可反映香港經濟的寒暑冷熱,何樂而不為?(記者 鄺偉軒)

[责任编辑:徐麒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