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丨梁振英再倡郊野公園邊陲建公屋 緩解市民住屋短缺問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视频栏目 > 熱門推薦

有片丨梁振英再倡郊野公園邊陲建公屋 緩解市民住屋短缺問題

2021-05-13
来源:港人講地

 房屋短缺是香港最嚴重的民生問題,亦是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根源之一。私人樓宇價格固然冠絕全球,社會對公營房屋的需求同樣殷切,據房屋委員會最新統計,輪候公屋宗數超過25萬宗,而輪候時間升至5.8年,創22年新高。要香港長治久安,解決房屋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一直致力處理房屋問題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在社交媒體上載短片,建議政府在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建屋,每間面積約500呎,並以成本價每呎6000元售予尚未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家庭自住。就此,《港人講地》特地就有關議題專訪梁振英,他在訪問中表示,香港房屋問題需要用創新、大膽方法才能夠解決。梁振英專訪實錄如下:

 問題:為何提出今次有關房屋政策的建議?

 梁振英:香港房屋問題持續惡化,雖然我明知障礙重重,既得利益的阻力也巨大。但我仍然希望香港人能夠重新考慮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拿小部分地方出來建屋。希望讓香港社會知道有捨有得,捨去了千分之二郊野公園土地面積,而令兩三萬戶香港居民可在短期內以低廉的成本價成為業主。同時政府不需要什麼補貼,政府只需收回開發土地的成本以及開發上蓋建築物的成本,就可以實用面積每呎6000元賣樓給香港家庭住。十年不允許轉讓,若是轉讓只可以原價賣還給政府,亦不可以租出去,這樣就解決了頭十年的房屋問題。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計劃不會等辦理完所有手續,才請大家申請、抽籤,而是在辦理相關手續的同時,圖紙已經畫好,畫了圖紙出來,哪裏是馬路,哪裏是社區中心,哪裏是住宅大廈。大家可以看到圖紙,之後可以去申請,每呎6000元,然後抽籤,兩三萬人中籤後,手續方面繼續辦。而這兩三萬人就成為這個項目的持份者,快一些慢一些,做得成做不成,與他們有關係,影響到他們。希望大家不要將這些事情看成別人的事情來看待,希望大家關心如何更好地利用香港的土地。

 問題:無入息和資產審查,豈非令中籤者好「着數」?

 梁振英:我想我們千萬不要看人家有什麼「着數」,要看社會得到了什麼。我們解決了兩三萬戶原本買不到樓家庭的問題,令他們成為有自己居所的業主。我希望不要「眼紅」其他人10年後是賺了還是虧了錢,亦不要因為自己有樓住,去「眼紅」其他人用比較便宜的價錢買樓。

 問題:劃一6000元一呎的價格是市場價格的大約三分之一,建議會否對私人樓宇市場造成衝擊?

 梁振英:買這些樓的市民,買回去之後一定要住在這裏,10年時間不可以租、不可以賣,不是講3年、5年。所以這部分人不是考慮作為投資,而是拿一筆錢出來,解決自己的住屋需求。10年之後如何沒有人知道,但是香港的住屋問題,我們過去試過很多辦法,到現在都不能很好的解決,住屋問題成為了很多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以致到部分政治問題的根源。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想一些一方面比較創新,另一方面比較大膽的想法,希望可以盡快地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積存已久的、嚴重的房屋問題。

 計劃的理念是要簡單、快,這個計劃不可以租, 10年內不可以轉售,轉售只可以賣給政府,呎價6000元賣給政府。所以我相信我們吸引到的階層,其實都不準備買地產商的樓。

 問題:建議中提到的6000元呎價,是如何得出的?

 梁振英:其實計算過。建議中都有講,如果超支則由政府負擔。若有結餘則納入屋苑做集體維修及翻新用途。因為現在還沒有做過一些具體的研究,到底到最後總的成本到底是5900元還是6100元,現在還未知。但是我認為需要向前推進,政府在這個項目上,完全有能力「兜底」,就算有少量的超支,相信政府都可以補貼。

 問題:按計劃,沒有物業的永久居民均可參加,為何有這樣的考慮?

 梁振英:很多住私樓的居民,包括一些青年人家庭,很多時候辛苦過已上樓的公屋居民,要交很貴的租金,住得環境還比較差,衛生環境比較差。最近的疫情,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高密度的舊區,居住條件很差,所以這些人都需要幫助。我想都不用「綠表」、「白表」來做,就是要用簡單快捷的辦法,大家容易明白的辦法來做。

 問題:會否擔心計劃令地產商反感?

 梁振英:我不知道地產商會不會以為,這個計劃會衝擊到他們的利益,但是這些在社會上我們都可以討論。事實上,當年政府起樓,譬如現在熟悉的居屋,這個計劃當時有部分地產商認為,沒有錢就不要買樓,租樓住,為什麼你又要沒錢又要買樓。有這樣的地產商講這樣的言論,現在會不會有我不知道。

 大家熟悉的新加坡,以公營房屋出售為主,私人住宅雙軌並存。起這麼多面積比較大、價格又便宜的組屋賣給他們的國民,有沒有影響他們的地產市場呢?新加坡的地產市場,仍然很活躍、很健康,很多時候還會來香港搞展銷會賣樓。

 問題:香港發展和建屋所需時間頗長,你的計劃會否「遠水不能救近火」?

 梁振英:其實香港過去都不是這麼慢,現在好像大家似乎習慣了,我很不希望大家習慣一些行政、程序措施執行得這麼慢。我們完全記得港英年代,在90年代初,提出新機場有關工程,社會一般用「玫瑰園計劃」、「十大基建工程」來稱呼。計劃包括青馬大橋、機場、西九海底隧道、以至機場快綫等等,10個龐大的工程,裏面都涉及很多環保、修訂土地用途等等考慮。但是90年到97年,7年時間基本上全部做好,到98年最後的機場落成啟用。7、8年時間就可以,所以現在為什麼一講到新項目,一些新的發展計劃,要10至15年時間。大家真的要將改善嚴重的房屋問題,當作一件大事來處理,能夠快一些。譬如這個會那個會,一個月開一次、兩個月開一次,可不可以日日開呢?盡量將兩三個月的事情,一兩個禮拜做完。我希望社會多一些關注房屋問題,對坐在委員會的朋友,政府的有關部門,敦促他們動作快一些。

 問題:計劃亦提到,如果城規方面的工作不能在18個月內完成,就不再推進有關項目,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梁振英:理念就是18個月的時間裏面,無論什麼人,政府裏面也好,委員會也好,或者是民間的環保人士也好,或者立法會當中有議員反對都不定,他們提出說不做,他們要向這兩三萬個已經抽籤中籤的家庭,向他們交代,為什麼不做。

 問題:提出在郊野公園邊陲興建公營房屋的建議,會不會擔心引起社會輿論的反彈?

 梁振英: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生態價值、公共享用價值,有一部分譬如現在提出的大欖,是相當低的。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就在大欖隧道旁邊。這些土地佔總的郊野公園土地面積,只不過是千分之二,我們拿出來試一試。一方面我們房屋問題嚴重,一方面我們有土地可以通過土地用途的變更解決部分問題。

 問題:今次計劃希望可以提供2-3萬個住宅單位,而香港每年登記結婚,成立新家庭的人數大約有4-5萬人,建議在未來會否考慮推出後續計劃?

 梁振英:香港仍然有40%的土地面積是沒有碰過,裏面有部分是可以用來起樓的,譬如郊野公園的邊陲土地。所以我們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郊野公園的面積,在2008年一下子增加了幾千公頃。如果我們回復到2008年之前的郊野公園的面積,已經可以騰出很多土地出來。所以這是一個試驗計劃,如果大家認為這個計劃是可行的,這個計劃是可以複製。

 問題:上屆政府最後一分《施政報告》提出於郊野公園邊陲建屋,相關研究被本屆政府叫停,理由是「未能獲得大部分市民支持」,你有何看法?

 梁振英:我在做行政長官的時候,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已經提出這個大方向,亦委託房屋協會,進行生態以及技術的評估。半年後我卸任,新一屆政府上任後,終止了房協的研究。當時我提出了一個大方向,現在一些具體的內容建議,給社會思考一下。我想有包括價錢在內的具體建議,我們才知道市民支持不支持。當日的結論為何是大部分市民不支持,我都不是很清楚。

 問題:香港要長治久安,住房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參考公私營雙軌制是不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良策?

 梁振英:這是重中之重,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大城市,倫敦、紐約等等,青年人、青年家庭都面對住房問題。但是這些地方的上述家庭,至少可以搬到較偏遠地區。譬如在倫敦可以每日坐車到倫敦市中心返工,時間長一些,交通費用貴一些,但是可以搬。我們現在搬到去新界,搬到香港的邊境地區,樓價和租金都已經很高,很多家庭都不能負擔,你還想他們搬到哪裏去?有些人說可以到大灣區居住,但是每日從大灣區過關,辦手續,不同的交通工具,是不是真的對大部分的香港市民,打工仔來講可行呢?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不能跟其他地方比較。

 現在私人住宅的樓價和租金,已經遠遠超出一般家庭的負擔能力。很多調查、計算都顯示,香港在住宅、房屋不能負擔的情況是全世界最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通過市場價格租金,來滿足一般家庭住屋需要嗎?所以正如當年起第一座石硤尾公屋一樣,政府需要介入,我們不是說取代地產商的角色,取代私人住宅單位供應,而是地產商不能滿足有住屋需要的一大群人,要滿足他們的住屋需要就要靠政府。政府不能收地產商的價錢,現在居屋的價錢有很多家庭負擔不起。

 以大欖作為例子,政府只需要收回成本。這兩三萬個家庭,不需要納稅人補貼他們,因為政府有地在這裏,就是要開發、整馬路、整基建,起上蓋建築物,實用面積的成本在6000元每呎以下。所以政府沒有損失、不需要補貼,有兩三萬人家可以成為業主,為什麼不做呢?如果成功的話,還有這樣的邊陲土地,基本不影響郊野生態,亦都不影響行山人士享用我們獨特的郊野公園。所以我認為這個工作至少應該試一下。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