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大未來】輝光日新說大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大灣區·大未來】輝光日新說大灣

2021-05-18
来源:经济日报

 粵港澳大灣區是年輕的,從2017年7月在習近平總書記見證下正式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算起,還不到4歲;粵港澳大灣區是嶄新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背景,本身就是國際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還有新政策、新結構、新環境、新理念……一個「新」字,引領著大灣區的飛速發展。就是這樣嶄新的大灣區,3年多時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表示,廣東有5.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比2017年增加近2萬家,其中超過5萬家集中在珠三角9市。產業創新能力強,是廣東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的發展「長板」。

 百舸爭流千帆競

 「昨天是雲洲11歲的生日。希望它能跟隨大灣區共同發展,藉助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從技術的積累引領到產業化地服務海洋經濟,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貢獻。」張雲飛說這話時是2021年4月16日。「雲洲」是他創辦於2010年的珠海雲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一年4月15日,26歲還在香港科技大學讀博的張雲飛和小夥伴們來到廣東珠海創業,自此中國有了第一家無人駕駛船艇企業。

 11年間,雲洲智能成長壯大,參與制定了中國現有的全部9項無人船艇行業標準,擁有無人船艇核心專利390多項,其中自主航行等核心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推出世界第一艘環境監測無人船等自主產品,填補多項國際國內技術空白,產品銷往46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說張雲飛的故事只是伴隨着大灣區建設開啟了新篇章,那麼更多港澳創業者或在港澳學習工作過的年輕人,則受惠於大灣區的新政策,懷揣夢想而來。香港人廖國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江門的。「孵化器的支持非常大。以前香港人來內地開公司比較複雜,這次用一個月時間就辦好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廖國強的公司主要業務是工業生產數碼化項目。他有自己的專利,希望能發揮所長做點有意義的事。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一直都是弄潮兒的競技場,如今,乘着大灣區建設的東風,新一代大展身手。而這一次科技含量更足,創新氛圍更濃。

 粵港澳大灣區能不能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這是廣東省領導們的共識。與北京、上海同為國家布局的三大國際科創中心,大灣區建設伊始就亮出了新姿態。據統計,廣東省為支持港澳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的重大科技計劃,向港澳開放1萬多台大型科學儀器,累計跨境撥付財政科研資金1.5億元。同時布局建設10家省級實驗室,並與港澳合作新建20家聯合實驗室,吸引到近200位院士和40餘位港澳科學家到廣東工作。珠三角9市累計發放個稅補貼23.9億元,引進近9000名境外創新人才。

 有志青年和潛力灣區的雙向奔赴,持續釋放創業創新的活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深圳—香港蟬聯全球第二大創新集群,超過了美國矽谷的聖何塞—三藩市創新集群。

 產業創新動力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然而讓科學技術轉化為經濟效益不容易,讓科學技術成建制地、持續地完成落地轉化更不容易。要做到這一點,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能少。灣區速度讓加快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化成為可能。

 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正式奠基,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步啟動,首聘18位著名院士專家為科學城顧問,8家科技企業牽手中國科學院系統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此前,深圳市光明區舉行科學城集中入駐系列活動,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研機構和項目紛紛落地。

 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覆同意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對這兩個科技園區來說,這一批覆使它們雙雙從地方隊進入國家隊,從市級戰略躍升至國家戰略。

 深圳作為國際科創中心的主陣地,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布局上一直走在前列。深圳市副市長劉慶生介紹,目前鵬城實驗室已集聚31名院士、184名高水平科學家,以及超千名的科研工作人員。深圳灣實驗室、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一流實驗室建設加快推進。

 與此同時,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技術兩個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順利落戶,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產業平台獲批建設,極大地增強了深圳的產業創新動能。與此同時,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已成為東莞新名片。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已孵化了80個創業實體,大部分是機械人及其零部件生產企業。

 伴隨大灣區建設而來的三地營商環境規則對接、金融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民生領域港澳居民市民待遇全面落實,為灣區的發展打開天時的機遇,也注入了人和的活力。

 據統計,2019年2月到今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已陸續出台231部涉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政策文件。排在前三位的關注領域是就業創業、財稅支持、科技創新。「港澳青年」成為231部政策文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彙。

 與此相呼應,目前僅東莞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就有近30位來自香港的年輕人在此創業,孵化出不少獨角獸科技企業。整個大灣區,由三地合作建設的創新創業基地達13家,在廣東有港澳青年創業團隊近600個,從業人員超4000人。天時、地利加上人和,大灣區湧現創業創新浪潮也就不足為奇。

 政策先行辟新路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開放室主任盧偉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銜接的重要橋樑紐帶,大灣區必將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區和示範區。下一步,大灣區將在更好地對接吸引全球先進技術、人才、資金等高端要素集聚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新基建」,發力「新消費」,實施「新出口」,開展「新研發」,進而在投資、消費、外貿、創新領域率先構築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大灣區建設在「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框架內,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大膽闖、大膽試,辟出一條新路。有信心,也有挑戰。

 中山市委黨校決策諮詢部四級調研員賴光耀對中山的經濟發展史如數家珍。對於市委和市政府直面經濟增長乏力等問題,下決心重塑發展格局他舉雙手贊成,希望中山能藉助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再創輝煌,建成灣區樞紐精品城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肇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澤全這樣為記者描繪他的思考:有了寧德時代和小鵬汽車這兩個創新型企業,是不是可以把新能源汽車上下游整合起來?是不是也可以引進科研機構?他希望能把肇慶打造成為新能源產業的制高點。

 灣區各級各地,都在努力把不同體制機制、產業鏈條之間的堵點、空白點看作需求,推出創新舉措,把問題轉化成機遇。

 在珠海,了解到三地工程標準等方面的差異對實際工作的影響後,地方人大通過立法出台了《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港澳建築及相關工程諮詢企業資質和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規定》,由此誕生了廣東省首家內地與港澳三地聯營式工程顧問機構。

 在佛山,鄉鎮企業大發展時代留下的大批破舊村級工業園被徹底改造,為構建新產業格局騰出發展空間。

 在佛山南海區,廣東金融高新區聚集全球著名金融機構後台業務,支撐了數以千計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吸引中國工商銀行、畢馬威等超1000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超1600億元。

 ……

 行走大灣區,記者感受到各處敢闖敢試的蓬勃生機。我們堅信,中國特色的大灣區經濟發展一定能帶給世界新的希望、新的驚喜。(採訪組成員:徐 涵 喬申穎 喻 劍 趙 晶 曾詩陽 王俊傑 執筆:喬申穎)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