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慎防病從口入!認識胃癌的早期症狀及預防方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健康】慎防病從口入!認識胃癌的早期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1-05-18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上班族工作忙碌、食無定時,不少人都會有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原來這些症狀與胃癌初期的病徵相似,不少患者只當成胃部不適而掉以輕心。記者專訪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姸,教讀者認識胃癌的成因、先兆,從生活入手預防惡疾。


胃癌沒有特定的初期症狀,不少人只當成胃部不適而延誤診治。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食物經過食道進入胃部,將食物分解成小塊,以便於腸道吸收。胃癌是一種源於胃壁細胞不受控而增生的惡性腫瘤,胃癌細胞除了可在組織內增生、入侵淋巴結外,更可透過血液和腹膜擴散,胃癌通常在最裏面的黏膜層出現,然後逐漸擴散到胃部外層。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18年胃癌在香港常見癌症和死亡率中排行第6,胃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患者平均年齡男性是70歲、女性是68歲。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的病人在發現癌症時,已經有局部擴散,因此早期發現及預防癌症十分重要。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姸表示,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可減低患上胃癌的風險。

 胃癌的成因

 胃癌的成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確,不過有幾種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包括吸煙、飲酒、進食鹽醃食物、進食加工肉製品、過重或肥胖、家族歷史等。李醫生表示:「加工及鹽醃食物,如火腿、腸仔、臘腸、午餐肉、鹹魚、煙肉、漢堡扒等在處理過程中添加亞硝酸鹽,含亞硝酸鹽的食物會在人體內轉化成致癌物亞硝胺,有機會增加患癌風險。吸煙也已證實會增加患癌的機會率,有研究顯示胃癌當中有18%的患者都有吸煙的習慣,也有研究指出飲用含酒精飲品(每天攝取多於45克)可能會導致胃癌。另外,幽門螺旋桿菌也是引發胃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傳染的細菌,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首先會引發慢性胃炎,然後產生一系列病變,最終可能演變成胃癌。」



有研究報告指出酒精是不可忽視的高危因素。



經常進食加工肉製品會增患胃癌風險。

 胃癌有什麼先兆?

 胃癌病徵與一般腸胃病十分相似,患者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未有及早求診,錯過治療胃癌的最佳時機。李醫生表示:「初期胃癌病徵包括消化不良、容易吃滯、很多胃氣、食量變小、出現胃痛,中期病徵會有胃出血、排出黑色糞便、貧血等情況,坐下或站立時出現頭暈、走兩步會氣促。晚期病徵要看病變細胞擴散至什麼地方,如擴散至腹膜便會有腹水、出現肚脹,如果擴散至肺部會有咳嗽、氣促等情況。」年輕人特別容易輕視腸胃不適的情況,以為是吃錯東西又或是壓力大,如何分辨是否患上胃癌?李醫生解釋:「主要留意症狀有沒有惡化,又或病症是否時好時壞、反覆出現,若出現嚴重症狀如黑色糞便、體形消瘦,便必須求醫。有懷疑一定要早些看醫生,不要諱疾忌醫。」

 手術治療為主

要診斷是否患上胃癌,醫生會以詳細的問症為先,並進行臨床的檢查如按肚,再進行內窺鏡檢查看有沒有發炎、胃潰瘍,李醫生表示:「如看到懷疑的地方會抽取組織化驗。如果發現嚴重的地方會做全身掃描,看清楚癌細胞有沒有擴散,再抽血檢查有沒有貧血、癌指數、肝腎功能等。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割掉病變細胞以及附近的淋巴組織,若腫瘤體積較大有可能需要將小腸接駁到食道,使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完成手術後有可能需要進行輔助治療如化療、電療減低復發機會。胃癌分四期,如果第一期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七成,因此及早發現胃癌控制病情十分重要。」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要預防胃癌,在生活中就要注意飲食,減低患上胃癌的風險,李醫生表示:「建議市民戒煙及減少酒精攝取,並減少進食高鹽食物,避免加工及醃製食品如香腸、火腿、午餐肉、鹹魚、臘腸等,濃味的食品也不宜過量,少吃茶餐廳、快餐店食物。日常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例如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西蘭花、芥蘭、椰菜花以及含有高維他命C、高胡蘿蔔素的食物,並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多進食含豐富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如糙米、紅米、乾豆類、馬鈴薯等,建議多用新鮮肉、魚、雞、豆腐等食物來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若自行煮食,選用蒸、少油快炒等健康烹調方法,避免高溫煎、炸、燒烤或煙燻方式,選用新鮮的調味料如香草、檸檬、香茅、蒜、洋蔥等。切忌暴飲暴食,配合恒常運動,以維持健康體重。另外,為了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注意飲食衛生,與家人朋友進餐時可使用公筷,預防交叉感染。」對於任何一種疾病而言,預防勝於治療,所謂「病從口入」,建立可持續、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習慣,便能遠離病痛。(文、部分圖片:Karena)


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飲食助預防胃癌。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包括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K及胡蘿蔔素。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