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大灣區·大未來】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灣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有片|【大灣區·大未來】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灣區」

2021-05-19
来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座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搶佔着創新制高點,一個個協同創新平台推動着科技成果轉化,一串串充滿驚喜的創新故事也正在這片土地上發生。曾經的「世界工廠」,如今正在向科技創新引領的「世界一流灣區」大步邁進。

 廣深高速,中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如今沿着這條高速,一座座國家級實驗室、科技城、孵化器拔地而起,這裏創新生態鏈日趨完善,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高地。而在過去,科技創新要素要想在粵港澳大灣區自由流動,卻有着很多瓶頸。

 陳清泉,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八旬高齡的他在港科研數十年,對兩地科技融通的諸多掣肘深有感受。2017年6月,他發起在港的23名兩院院士聯名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發展創新科技的巨大熱情,並在信中反映了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等問題。

 陳院士還有第三個沒想到,打破科技創新協同的障礙,一系列創新舉措相繼推出。2018年5月,科技部、財政部印發辦法,推動中央財政資金通過科技計劃項目資助形式撥付過境港澳使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

 關鍵要素的自由流轉如催化劑般加速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的進程。在廣州南方醫院,一台具備國內外領先自動穿刺系統的手術機械人即將臨床測試,而這個產品比世界其他同水平產品研發進程快了近一倍。

 謝智衡說,這台手術機械人的界面和算法是在香港完成,軟件的產業化在深圳落地,東莞提供了它所有硬件設施,廣州幫助整體醫療器械的臨床測試和註冊,在珠海的各種展會它能迅速被客戶買走。

 而這超級供應鏈背後的強大支撐是,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深圳,平均每天誕生46件發明專利;東莞,力爭「95%的電子終端配件在1小時內配齊」;廣州,創下國家科技型備案入庫中小企業數量全國城市第一;珠海,打造國際化開放的產業轉化環境。

 不久前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再次明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給大灣區「9+2」城市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