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英華街組建140間過渡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今日商報 > 香港新聞

社協英華街組建140間過渡屋

2021-05-24
来源:香港商报

  社協英華街組建140間過渡屋

 【香港商報訊】記者葉珮如報道:為紓緩輪候公屋多年的基層人士的壓力,多個非政府機構近年相繼推出過渡性房屋項目。由社區組織協會營運的長沙灣英華街興建組合屋,預計將於2022年第一季落成。項目共提供140個單位,當中包括35個大家庭單位,是市區首個設有大單位的組合屋項目。社協表示,項目將在今年10月至11月期間接受申請,會優先考慮編配予輪候公屋3年以上家庭入住,租金介乎2000至5000元。

 社協表示,過去數年本港公屋申請人數屢創新高,現時申請宗數超過25.38萬宗,平均輪候時間維持5.8年,長者一人申請亦要等3.6年,而土地供應長期不足,興建房屋需時,預計基層輪候公屋時間將越來越長,香港基層住屋權備受剝削。特區政府於2017年宣布推行過渡性房屋,其後成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財政司司長在2019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留20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其後,當局宣布設立50億元的專項資助,並於2020年6月起支援合資格推動過渡性房屋的機構,進行一次性的工程項目,包括翻新空置住宅樓宇的單位及在空置土地上興建組合屋或改裝非住宅樓宇,至2020年11月,政府更建議向現有計劃額外注資33億元。

 不過,社協認為運房局現時就組合屋項目提供的資助,只集中興建房屋單位數量,但非政府機構往往受制於既定建築成本、風險控制、土地大小限制、需興建一定數量單位以平衡社會服務營運收支等因素,較少提供大單位,忽略大家庭的需要,因此特別在長沙灣英華街興建組合屋項目中,提供35個大家庭單位,市區首個設有大單位的組合屋項目。

 提供較大面積350呎單位

 社協獲關愛基金及私人基金贊助,在長沙灣英華街興建組合屋,提供140個面積由144至350呎的單位。項目預計於2022年第一季落成,全期預算可協助600名苦候公屋的基層市民,脫離環境惡劣、租金昂貴的住屋,讓他們在可負擔的過渡住屋中得以喘息。

 項目單位設計強調室內自然採光、空氣流通,設獨立廚廁,基本家電、提供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的居住空間,2睡房的單位預計可容納4至5人,在睡覺單位外預留空間放置兒童書本、儲物櫃等,方便孩子做功課及溫習。未來更設有共享的生活空間,方便居民日常交流,以及兒童與長者遊樂。

 社協要求政府增加社會房屋,視過渡性房屋視為扶貧策略的一部分,重新制訂適切的基層住屋政策,以及擔當領導者角色,作為過渡性房屋供應者,主動規劃並興建各過渡性房屋項目。

 caption:社協介紹長沙灣英華街興建的組合過渡房屋(左圖),並展示其室內間隔(右圖)。 記者 崔俊良攝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