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議政】窮盡辦法鼓勵接種疫苗-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參政議政】窮盡辦法鼓勵接種疫苗

2021-05-2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日前再次出現無源頭確診,令人憂心可能再度將民眾的期盼打回原形。

 當然,追蹤傳染源頭,總結抗疫得失,政府工作有改善的空間。包括更加嚴格的外防輸入,入境的嚴格隔離,特別對於來自高風險地區者。

 但是,此次的新冠病毒被研究人員稱為「最狡猾的病毒」,傳染快、不斷變異、「躲避」檢測、治癒後復陽……即使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難以百分百阻隔疫情。直到今天,人類對於這個病毒的了解依然不足。

 新冠或與人類長期共存

 就目前疫情的發展狀況而言,新冠病毒很大概率會成為常駐病毒。而想要真正控制疫情、遠離新冠肺炎的話,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積極接種疫苗。鍾南山院士也認為,如果新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慢慢降低的話,那麼新冠與人類的長期共存將成為可能。甚至可能要像預防流感那樣,定期打疫苗。

 通過接種疫苗控制疫情的優勢已經明顯顯現。以色列、美國及英國因為接種率高令疫情明顯受控。而巴西4.5萬人口的小鎮塞拉納,更是接種疫苗的典範。《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國疫苗的獨特實驗正幫一個巴西小鎮擊退疫情》說,雖然巴西疫情嚴重,但這個小鎮「成為了一場獨特實驗的開展中心」。在鎮上98%的成年人接種了第二劑中國的科興疫苗後,這裏的新冠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人們的生活開始恢復常態。

 但如何獲得疫苗或者如何動員民眾主動接種疫苗,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煩惱。香港有國家做後盾,迄今疫苗充足,但市民接種率不到20%。如何動員更多市民接種疫苗,還看不到政府的有效手段。由於疫情控制直接關係企業生存、民眾飯碗,一些企業、業界等紛紛各自出招,或向政府建言,鼓勵更多市民接種,形成疫苗屏障,阻隔疫情傳染。

 有哪些辦法可以加快民眾接種疫苗的腳步呢?

 首先依然需要風險警示,喚醒市民的危機意識。3月之前,由於內地控制疫情高效有力,內地民眾接種疫苗意願並不高,但隨着個別省市小範圍出現多例本土患者,民眾的危機意識被激發起來,接種率很快不斷上升。3月27日,內地新冠疫苗接種僅1億多劑次,但4月21日,超2億劑次,5月7日,超3億劑次,5月16日,更是超4億劑次。接種劑次從超1億到超2億用了25天,從超2億到超3億用了16天,從超3億到超4億只用了9天。而僅5月17日當天,接種便超1500萬劑次,創下單日接種量新高。在疫情平復很久的廣州,由於荔灣區21日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市民接種疫苗的意願有如井噴。僅21日當天,全市接種疫苗超過39萬劑次,為大規模接種啟動以來最高。

 主動出擊讓疫苗護體

 風險是最好的「動員令」。既然百密一疏、防不勝防,何不主動出擊,讓自己有疫苗護體。港人是有風險意識的,只是,如何令警鐘長鳴,政府須善用任何一樁感染個例帶來的反面教訓。

 今天依然需要提社會責任。或許,再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利益社會面前已經沒有「說服力」,否則,為什麼大家絞盡腦汁考慮提供些什麼經濟誘因吸引打疫苗。但一個社會要進步,市民的道德素養培養始終是重要指標,政府不能因難卻步,需要築好注射疫苗的道德高地,讓更多人以站上這個高地為榮。暴力打砸與對抗救不了香港,但更多人注射疫苗就一定能救香港。

 為了滿足不同人的需要,提出的誘因要多元。「疫苗護照」、經濟獎勵、旅遊放行、擴大社交範圍……都應該嘗試。但有一點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需要有「負面清單」。除非有醫生證明等,沒有注射疫苗的,以後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受到不少社交限制。這不是「歧視」,是「活路」。有了疫苗屏障,香港才有活路,更多港人才有活路。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