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低頭族注意!認識頸椎病的分類及治療方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低頭族注意!認識頸椎病的分類及治療方法

2021-06-03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大家都可能聽說過「頸椎病」,近年來,由於社會的發展,電腦、手機,成為工作、生活中主要使用工具,低頭操作電腦、查看手機,成為人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低頭觀視的體位,使頸椎病發病率大幅增加,發病的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所以,對頸椎病的發生、病理、症狀、治療、保養、康復等知識有普及必要。

 中醫對頸椎病的認識

 在中醫理論中,沒有「頸椎病」這個病名,只謂「頸項痛」一說,在中醫文獻中載有豐富的治療經驗,並從經絡學說理論進行論述。歷代醫家對頸項症狀有不少描述:如《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腎,則病肩背頸項痛」。《素問.厥論》中說:「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素問.至真要大論》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因為「寒濕則筋脈凝泣,熱濕則筋脈脹,故皆能發痛與項強症」。《靈樞.本藏篇》中說:「經脈者,所以行氣營(分布)陽(腑)濡筋骨、利關節也」。中醫認為頸項腰背的疾病與腎虛、血虛有關。

 西醫對頸項疾病有明確的命名——「頸椎病」,現在許多中醫骨傷、針灸、推拿在治頸項痛時,往往也定名為「頸椎病」這個診斷,實際上是應用西醫病理、病因、解剖等來治療疾病,既然「借用」了西醫骨科這個病種,來作為中醫治療的疾病,那用傳統中醫的整體認知是不夠的,不能總體上去認識疾病,而西醫識病原則是局部的、微觀的去分析病症,重視辨「病」論治,而不是辨「症」論治,臨床症狀是重要的,但西醫更重視局部病理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局部的發病處,制定治療方法。所以中醫要正確地治療「頸椎病」,首先要了解、掌握「頸椎病」的發病原理、頸椎的基礎解剖、生理病理,才能正確地應用各種中醫療法,否則在治療西醫這類疾病,會陷入治療方法、目的不清,針對性不強,療效欠遜,出現醫源性損傷,甚至發生意外、危險。所以,以後講述,我將分頸椎的基礎解剖、頸椎病發病的原因、頸椎病的分類、中醫治療方法的應用與選擇、治後康復與保養幾方面進行論說。

 頸椎的基礎解剖結構與特點

 人體的脊柱骨,是人體骨架的中心軸,脊椎骨分為頸椎7椎、胸椎12椎、腰椎5椎,骶椎5椎但連成一大塊,參與骨盆的組成。

 頸椎是頭的支架,圍繞頸椎周圍組織解剖比較複雜,所以要系統地認識頸椎病各種病症,首先要對頸部解剖作一詳細了解。

 首先我們從頸椎骨說起。正常人體有7個頸椎,在人的整個脊柱骨中,頸椎椎體骨最小,只有腰椎骨約1/2大小。第1、2頸椎之間沒有椎間盤,故頸椎只有5個椎間盤。正常的頸椎有一個向前凸的生理弧度,這是由於頸4、頸5椎間盤前厚、後薄,構成了這個生理前凸。故當椎間盤發生退變或向後突出時,會造成頸椎生理弧度消失甚至變為反曲後凸,另外,頸部各種軟組織損傷,使頸部肌群失去系列張力平衡,也是造成頸椎生理改變的重要原因。此外,除1、2頸椎之外,第3至第7頸椎結構基本相同,它們在解剖上有其特點。

 1. 鈎突及鈎椎關節

 頸椎從3至7椎的椎體上面橫徑與左右面有凹陷結構,兩側偏後方有向上嵴狀突起,稱作鈎突,椎體下面橫徑有凸隆,與下一個椎體鈎突對應部位呈鈄坡狀,中間環包着椎間盤,並與上椎體形成滑膜性關節,叫鈎椎關節,又稱椎體半關節、弓椎關節及Luschka關節,這關節的特點是椎體上下均呈馬鞍狀,彼此交叉,增強頸椎的穩定性,防止椎間盤向側方突出。當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化時,使關節間隙狹窄,上下椎體發生磨損,導致骨質增生,形成椎間孔縮小,壓迫其後方位的神經根、椎間動靜脈產生臨床症狀。

 2. 頸椎橫突

 橫突較小,只有腰椎的1/4左右,橫突雖小,但橫突上有上下貫通的孔道,即稱為橫突孔,這也是頸椎在骨結構上的特點,如果橫突孔因頸椎退變,發生改變孔徑大小,可與頸椎病椎動脈型的發生有很大關係。

 3. 頸椎上下關節突

 接近水平面位,上關節面向上展,下關節面向下內,有利於頸椎前屈後伸,關節囊韌帶鬆弛,故在臨床上,上下關節容易發生滑脫錯位。

 4. 頸椎椎根短

 因椎根短小,故形成椎間孔前後徑也小,故當發生椎體移位、骨質增生等,使椎間孔縮小,可產生壓迫神經根、椎動脈,產生症狀。

 5. 頸椎棘突

 除第7頸椎棘突外,其餘頸椎棘突較短,棘突頂部而且有分叉狀,便於肌肉、韌帶附着,棘突尖開叉也是頸椎解剖結構上的一個特點。

 6. 第1與第2頸椎

 第1頸椎因形狀如環,故稱環椎,位於脊椎之頂端,與枕骨相連,並與第2頸椎的齒狀凸構成環齒關節,上下緣分別為枕前膜及前縱韌帶的附着點,前面中部有前結節為頸長肌的附着處,後方較長,有向上後方的結節,為棘突遺迹,是頸韌帶和頭後小直的附着部,側塊上方與枕骨髁結成環枕關節,側塊下方支第2頸椎構成環樞關節,側塊內側面有一粗糙結節,為環椎橫韌帶的附着處。第2頸椎是頸椎中最堅固、肥厚的,是環椎運動的支點,在椎體上方有一齒狀隆起,稱為齒狀凸,與環椎構成環齒關節,其上關節面與環椎的下關節面構成環樞關節,頭部旋轉運動時,連同環椎一起運動,並以齒突為軸樞,故第2頸椎又稱樞椎。另外,尚須指出,環椎橫韌帶可因損傷,可能鬆弛甚至斷裂齒突能發生後移而脫位,壓迫脊髓,還有齒突根較為狹窄,常可因暴力而發生骨折,所以,施行各種「扳頸、復位」手法,如遇到頸部有外傷、活動受限時,要詳細分析X線片,避免造成齒突脫位骨折,出現壓迫脊體的嚴重後果。

 7. 頸椎間盤

 椎間盤由纖維環、軟骨板及髓核三部分組成。頸椎間盤佔頸椎總高度的20%至25%左右,是椎體之間主要連結結構,椎間盤富有彈性,起有緩衝外力的作用,可使頭顱免受震蕩。

 8. 頸椎椎管

 又稱椎孔,呈三角形,自上而下,由大變小,頸椎椎管左右徑大,前後徑小,二者之比,約為1:05至2:1。

 9. 頸脊髓

 脊髓位於椎管內中央,呈扁圓柱狀,上端在枕骨大孔處和延髓相接,下端為脊髓圓椎。

 以上是頸椎基礎解剖的主要內容,要治療頸椎病必須要掌握這些基本結構。

 頸椎病的分類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表現複雜,疾病的發生,初期、中期都可以有不同症狀出現,因頸椎病的發病不僅是出現頸部症狀,還可以在四肢、內臟等出現各種體症,學術界雖然對頸椎病分類有不同認識,但國內外學者對以下幾種頸椎病的分型還是比較認同的。

 軟組織損傷型

 頸部的軟組織損傷,往往是頸椎病發病開始就形成,一些年輕患者都由本型開始,以後逐漸演變引發其他症型,其型主要症狀是頸肩部軟組織肌肉韌帶可檢查到廣泛的各種壓痛、疼痛。有時可引發頭痛、頭暈、上肢酸痛麻木不舒。

 神經根型

 常見於中老年患者,發病原因主要由頸椎體側方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髓核向側後方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引起症狀,其主要症狀除頸痛外,因神經根受迫出現上肢痠痛麻木,甚至出現前臂、手部大小魚際肌肉萎縮。

 椎動脈型

 多見於50至60歲以上病者,由於頸椎的退化,椎間盤退化變薄,使頸椎長度縮短,與頸動脈總長度變成不對稱,又因椎動脈彈性變弱,造成椎動脈血流降低。腦部供血不足於是出現頸痛、頭暈、走路不穩、站立不穩、目花,急速轉頸時,會突發出現惡心、嘔吐,甚至猝倒,同時常伴有枕後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症狀。

 脊髓型

 在臨床中佔的比例不算大,但致殘率較高,病者可因而喪失部分或全部的自理能力,此型的發生常因頸椎椎體後方的骨贅,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等壓迫或影響脊髓神經血液循環,出現脊髓神經受損的症狀,出現四肢功能障礙,肢體痙攣,病理反射等體症。

 交感神經型

 此症主要是由於頸椎病變,反射性地刺激頸部的交感神經而發生症狀。如枕後痛、偏頭痛、頭暈、神倦疲乏、眼眶痛、視物模糊、咽部異物感、鼻塞耳鳴、汗出、潮熱、四肢發冷、浮腫、頸背寒冷,有的還會出現心率異常,心前區痛,「假性心絞痛」,血壓異常,女性出現月經異常、小腹痛、煩躁不安,胃腸功能紊亂、腹脹少食、便秘、腹瀉等。

 頸椎病臨床症狀錯綜複雜,臨床雖有分型,但症狀常為交叉出現,臨床治療須詳細作辨症、分類、制訂治療方法,才能取得滿意效果。

 治療方法介紹

 頸椎病的發生,往往與勞損、退行性變化有關,目前中西醫的治療方法可分二大類,保守療法與手術治療。

 中醫的治療方法常選用針灸、推拿、中藥內服外敷。

 針灸:治療頸椎病常有不差的效果,具有去風散寒、溫經通絡、解痙鎮痛的作用,但治療療程長,去除病根不太理想。

 推拿:在治療頸椎痛中常被病泛應用,推拿具有疏筋活血、解痙鎮痛的較好作用。但推拿手法流派甚多,各施各法,手法五花八門,目的性不強,又因頸椎結構複雜,很容易出現「手法造成的危險性」。所以要強調了解掌握頸椎解剖結構,生理病理,方可施以手法。

 藥敷:也是一種弛緩症狀的好方法,用藥常選用去風散寒、溫經通絡、消炎鎮痛類 中藥外敷、熱熨、藥貼。

 西醫手術治療:常以手術方法摘除椎間盤,置植人工體椎間盤等手法比較流行。但因在頸椎上施行手術,故帶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頸椎病患者應盡可能選用保守療法,萬為不能,才考慮手術治療。(文:吳文豹)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