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港應善用互聯網拓金融服務-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學研集】港應善用互聯網拓金融服務

2021-06-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現今,互聯網這個概念已經不再新潮,而是大家日常工作、生活、娛樂的一部分。早兩年的調查就顯示,全球手機用戶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5小時,而且這個時間一直在增長。對於香港等大中城市的年輕人而言,每天的使用時間應該遠遠超過5小時。因此,提供互聯網服務的App,在競爭用戶時間方面已經到了「紅海」市場的階段,因為一個人一日有24小時,總是要睡覺的,每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有上限的,如果某一個App更吸引我,搶走了我的時間,我花在其他App上的時間就會相對減少。

 也因此,在了解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數據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的概念。顧名思義,「註冊用戶」就是曾經註冊過的用戶,而「活躍用戶」就是滿足一定的使用條件,例如每星期使用多長時間等限制條件的用戶。

 例如,在政府早前公布的四家幫助派發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的時候,各家營辦商都公布其在香港的業務規模。我就留意到,有營辦商公布的是「註冊用戶」數量,而有的則公布「活躍用戶」數量。乍一看,公布「註冊用戶」的那一家,用戶數必然較多,一般市民不明所以,就以為數量多的一家市佔率較高,殊不知「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本就不是一回事。一般而言,常用的社交媒體和工具性App,「註冊用戶」都是「活躍用戶」的3至6倍之多,而對於遊戲而言,「註冊用戶」更可以是「活躍用戶」的數十倍。這很好理解,因為一經註冊就永遠是「註冊用戶」,哪怕你已經不再使用,都依然名列在冊。猶如社交媒體的「粉絲」和「活躍粉」的概念一樣。

 港虛擬銀行活躍用戶少

 這不禁使我想到香港近年拓展的虛擬銀行領域。我算是虛擬銀行的擁躉,開了五六家虛擬銀行戶口之多,一方面是各家銀行各有不同優惠吸客,另一方面是虛擬銀行的網絡服務使用體驗要比傳統銀行好。但註冊了這麼多,現在留在手機使用的只有兩家,其餘的我都只是「註冊用戶」而不是「活躍用戶」。

 香港市場不大,750萬人口中有兩成屬長者,但就發出了8個虛擬銀行牌照,現時客戶最多的一家也就三四十萬客,大部分只是得幾萬客。如此規模實在難以到達盈虧打和點。

 要令香港的互聯網金融變得有意義,我認為關鍵是要發揮互聯網衝破地域界限的優勢。有一點很奇怪,香港的傳統銀行尚且可以給外地例如內地的客戶開戶口,只要當事人開戶的時候身在香港就可以。偏偏建基互聯網的虛擬銀行,卻只能給有香港身份證的人開戶,就算內地人身處香港也不能為他們開戶。為何立足於互聯網時代的虛銀,地域限制竟然比傳統銀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理解作為新鮮事物,監管當局較為謹慎可以理解,也涉及國家的外匯管制等多方面因素。但本港要在互聯網時代鞏固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必須善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拓展互聯網金融機構服務範圍的外延。否則如此作繭自縛,假以時日大部分虛銀只會剩下一堆「僵屍粉」。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