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 掛風球歷史由來 同漁船避風有關-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视频栏目 > 熱門推薦

圖集 | 掛風球歷史由來 同漁船避風有關

2021-06-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1884年起,香港天文台總部和警署等部分政府建築物前,設有「信號站」,方便向海港內船隻提供熱帶氣旋的警告,初時是在尖沙咀水警總部(即現時的1881)採用一套以圓柱形、球形和圓錐形為信號的系統,向港內船隻發布關於熱帶氣旋之情況及大約位置的消息。

 當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時,會在各信號站懸掛俗稱「風球」或「波」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實物標誌,結束時「除下」,晚上則使用白燈、綠燈及紅燈的「晚間燈號標誌」顯示警告信號,以讓市民,特別是漁民得悉。

 隨着電子傳媒和通信科技的急速發展和普及,「懸掛實物標誌」的做法已顯得過時,1970年起漸漸淘汰,信號站陸續結束運作,至2001年12月31日,最後一個信號站——長洲信號站結束運作,同時「晚間燈號標誌」系統亦廢除。「懸掛/除下風球」在香港正式成為歷史,從此「懸掛風球」、「仍然懸掛」、「除下風球」分別改稱「發出信號」、「仍然生效/維持」、「取消信號」。雖然「懸掛/除下風球」、「掛波/扯波/落波」的等已成歷史詞彙,但由於已深入民心多年,故民間至今仍保留作為俗稱。香港的媒體新聞報道亦常見「懸掛」、「除下」這些舊字眼與「發出」、「取消」這些新字眼共同使用。(記者 蔡啟文攝)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