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產品4年增10倍 6月日均成交305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香港

債券通產品4年增10倍 6月日均成交305億

2021-07-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日漸成熟,其中債券通在2017年啟動以來迎來4周年。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歐冠昇2日在債券通周年論壇上表示,債券通成為讓投資者更方便進入內地債券市場的渠道,現時債券通上提供產品較推出初時增加10倍。目前港交所正與內地監管部門緊密合作,爭取開放債券通南向通,未來會推出更多交易產品和服務。

 歐冠昇表示,中國內地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債券通讓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未來亦會讓內地投資者進入國際市場。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橋樑,促進資金流出和流入內地,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角色也日益重要,債券通也成為港交所的核心業務之一。

 首5個月外資持債量升52%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債券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漪在論壇上指,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957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其中661家通過債券通入市,按年上升21%,覆蓋全球34個國家及地區。今年首5個月,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達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52%,債券累積成交量達2.5萬億元,按年升31%;境外淨買入達2362億元,按年增92%。另外,6月債券通日均交易量創新高,達305億元。

 張漪表示,公司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債券通「北向通」各項服務,同時配合人民銀行做好「南向通」相關準備工作,穩步推進債券市場高水準雙向開放。

 同場的中銀香港(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表示,香港身處於人民幣離岸市場,在人民幣國際化中長期扮演重要角色,由人民幣相關產品的開發,到服務的提供,都更貼近國際投資者的需求。她建議,在加快在岸市場發展的同時,亦應對離岸市場繼續提供足夠流動性支持。

 中銀香港:中國債市發展空間大

 鄂志寰又稱,政策制定者一直在面對市場開放和風險管控平衡的問題,在吸引大量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後,監管部門應提升投資者對人民幣相關資產進行風險對沖、保值等的便利程度,以推動離岸市場發展,並增加離岸人民幣黏性。

 此外,她表示,從外資持有不同市場債券比重看,持有人債比重仍然甚低,僅約4%,落後於不少東南亞新興市場,反映中國債市的開放程度低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相信中國債市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在同一論壇上表示,期望南向債券通盡快推出,因海外投資者在資金進入中國市場後會考慮匯出時面對的制約,監管當局在開放跨境資金流動資本項目時,應做到盡量雙向。

 債券「南向通」遲到或因持續低息

 債券通自2017年啟動,至今已4周年,但只有讓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市的「北向通」落實,「南向通」仍然「只聞樓梯響」。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說,「南向通」將於短期內推出,市場更盛傳7月初啟動,惟彭博最新引述消息指,「南向通」仍在籌備中,未有具體推出日期。有分析認為,目前環球債息偏低,相信是「南向通」多年來遲遲未落實的主要原因。

 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範圍日益擴大,金管局力爭南向「債券通」及「跨境理財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不過,星展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南向通」讓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及海外債券,但近年環球債市的回報率偏低,相信內地投資者對海外債市未必有太大興趣。

 配置境外資產支持需求

 王良享解釋,現時即使投資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券,投資者每年也有至少3厘回報,相反美國5年期國債息率僅約0.9厘,因此海外債券難對內地投資者有吸引力。他又指,如果投資者想從債市獲取高回報,可能要選擇「非投資級別」債券,但該類債券風險亦高,相信不會在「南向通」開通初期被納入投資範圍。他相信,要等環球債息回升,「南向通」開通機會才更高。不過,他補充,既然「理財通」快將落實,他說不排除「南向通」到時順理成章一起推出。

 另一方面,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內地債息高於香港點心債等,但內地投資者對配置境外資產有一定需求,故相信仍有內地投資者對透過「南向通」投資境外債券有興趣,加上市場發展迅速,未來內地與環球息差有望收窄,最重要是先行開通渠道,日後再討論擴闊「南向通」投資範圍。(記者 張智榮)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