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攻略】B仔股花多眼亂 生物科技ETF可大包圍-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投資攻略】B仔股花多眼亂 生物科技ETF可大包圍

2021-07-05
来源:香港商報

 去年開始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生物科技板塊受到資金青睞,去年至今升幅可觀。隨着更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俗稱「B仔股」)在港上市,且公司業務涉及不同領域,實在令人眼花繚亂。不過,港股有兩隻生科相關ETF,可一籃子捕捉行業潛力。

 港交所(388)於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容許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自此,港股生物科技股可謂「成行成市」。疫情爆發後,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產業更受到市場關注。資料顯示,上市制度改革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31家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集資821億元;若計及期內上市的醫療健康公司,數目更達到63家,成為本港IPO市場中發展最快的板塊之一。

 事實上,數十隻B仔股所涉足的醫療領域十分廣泛,例如有研發抗癌藥物、生產醫療器械,以及基因檢測等等。雖然都被統一歸類為生物科技公司,但由於業務領域不同,很難透過直接比較作出選股決定,加上藥物研發投入涉及較大風險,只有藥物成功推出市面,才能為公司帶來實際盈利,業務存在不確定性。若藥物失敗或為股價帶來波動,因此若將資金押注在單一股份,未免孤注一擲。

 華夏恒生生科專注港股

 採取「大包圍」策略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同時捕捉行業潛力股。現時港股有兩隻生物科技ETF可做到這一點,分別是GX中國生物科技ETF(2820)(下稱「GX中國生科」),及華夏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數ETF(3069)(下稱「華夏恒生生科」),兩者有什麼分別?哪隻更有長線投資價值?兩隻ETF最大的分別,在於成分股所在市場不同,前者涵蓋香港、內地及美國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後者則集中在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

 華夏恒生生科追蹤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下稱「生科指數」),而生科指數由51隻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股組成,因此成分股均來自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截至5月底,恒生科技指數前五大權重股依次為藥明生物(2269)、信達生物(1801)、石藥集團(1093)、京東健康(6618)及中生製藥(1177),合共佔指數比重41%。該ETF的持倉,理論上與生科指數一致。

 華夏恒生生科於今年3月上市,每手100個基金單位,以上周五收市價27.78元計,入場費約2778元。截至6月中,基金規模約19.37億元。每年管理費為資產淨值的0.5%。

 GX中國生科涵蓋中美市場

 GX中國生科則追蹤Solactive中國生物科技指數(下稱「Solactive中生科指」),而該指數由29隻成分股組成,但成分股不限於港股,還包括內地和美國上市的生物科技股,投資範圍相對廣泛。該ETF現時前五大持倉包括藥明生物、百濟神州(美股:BGNE)、藥明康德(上交所:603259)、康泰生物(深交所:300601)及沃森生物(深交所:300142),合共佔基金總資產約45%。

 GX中國生科於2019年7月上市,一手50個基金單位,以上周五收市價134.65元計,入場費6732.5元。截至6月中,基金規模約33.68億元。每年管理費同為0.5%。

 兩隻ETF各有千秋

 自從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規,本港已成為亞洲最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在全球僅次於美國,吸引不少有實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加上內地將生物技術列為「十四五」規劃及「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發展重點之一,以及內地人口老化推動藥品需求,都為港股的生物科技股提供潛在增長動力。另一方面,B仔股在去年底獲納入港股通選股範圍,也將吸引更多「北水」資金流入。

 事實上,兩隻ETF各有千秋。雖然華夏恒生生科成分股集中在港股,但數量較多,而且入場門檻較低,相信長線具有上升動力。GX中國生科的入場費稍高,成分股雖然遍布環球市場,但數量較少。不過,該ETF的基金管理規模相對較大,有近33.7億元,同時每日平均成交額也較高,意味流通量更勝一籌。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兩隻ETF均追蹤指數,指數成分股及權重佔比將來或有調整,而生物科技股屬於高估值股份,走勢普遍較波動,而成分股調整勢可能影響ETF表現,故機構的選擇十分關鍵。另外,由於生科指數近期貼近歷史高位,投資者若有興趣部署華夏恒生生科,可候低吸納,並採取分注策略。(記者 志成)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