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深圳一兒童小區游泳池溺亡!-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痛心!深圳一兒童小區游泳池溺亡!

2021-07-14
来源:晶报

 痛心!深圳一兒童小區游泳池溺亡!

 炎熱的盛夏來臨

 暑假期間

 不少人加入了「游泳大軍」

 但游泳千萬別大意

 溺水跟你可能只有一秒之隔

 記者13日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7月5日至今,深圳共有9人因溺水而呼叫120,其中有4人為兒童。這4名兒童,3名為3歲小童,溺水地點均為小區游泳池,其中有1名溺亡。另外1名為12歲男童,溺水地點是河道。

 9人因溺水而呼叫120

 其中有4人為兒童

 一3歲男童泳池內溺亡

 ▼

 7月9日

 光明區馬田街道某河道,1名12歲男童在河道邊玩耍時溺水,約20分鐘後被人救起並報120。120急救車到達時,該男童無意識、無呼吸、無心跳。急救人員立即給予心肺復蘇等,並緊急將其送入醫院。在搶救室搶救後,男童恢復心跳,但仍無自主呼吸,被轉入ICU繼續接受治療。

 7月9日

 龍華區某小區游泳池,一名3歲女童在學游泳時不慎墜入深水區,被安全員救起,立即心肺復蘇後約2分鐘甦醒、哭泣,經120急救車接入醫院觀察治療。

 7月12日

 龍崗區某小區游泳池,一名3歲男童溺水,其父親撥打120訴溺水約5分鐘左右。120急救車到達時,該男童生命體徵平穩,接入醫院觀察治療。

 7月12日

 龍崗區某小區泳池,一名3歲男童溺水,約40分鐘後被人發現,呼之不應,無肢體活動,現場人員隨即撥打120。遺憾的是,120急救人員到達時,已回天無力。

 值得注意的是

 7月5日至今

 溺水的有3名低齡兒童

 均是在小區泳池

 專家提醒

 家長帶孩子去泳池

 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情況

 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

 人在溺水時

 是悄然無聲的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或者好像在水裏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裏,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人溺水時的跡象有這麼幾種

 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溺水者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

 這個時候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能回答,大概就沒事。如果眼神渙散,你就要及時出手去救他了

 溺水者中,尤其是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趕緊看看是怎麼回事

 遇到溺水要這樣救:

 遇到溺水者,勇於施救是值得表揚的,但是也要講對方法,不然害人害己。

 01

 救溺水者上岸

 首先大聲呼救,讓更多的人幫忙。

 如施救者未受過專業救人的訓練,或是不了解現場水情,切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注意自己的平衡,避免被溺水者拉下水。

 下水救人時應儘可能脫去衣褲,尤其是要脫鞋。從溺水者後方進行救援,讓溺水者頭部露出水面,盡快將其救出到安全的地方。

 對筋疲力盡的溺水者,搶救人員可從頭部接近;對神志清晰的溺水者,搶救人員應從後背接近。

 用手從背後抱住溺水者的頭頸,另一隻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邊,救護時應防止被溺水者緊緊抱住。

 02

 分情況進行急救

 a.清醒(對呼叫有反應):撥打120急救電話,保暖,原地等待專業急救人員,送入醫院觀察。

 b.無意識(對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撥打120,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並保持通暢,將其頭偏向一側,保暖,並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蘇。

 c.無意識(對呼叫無反應,無呼吸有脈搏):撥打120,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並保持通暢,施救者跪於溺水者一側,托起其下頜,捏住其鼻孔,正常吸一口氣後,往其嘴裏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反覆並有節律地(每分鐘吹10~12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d.無意識(對呼叫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者):撥打120,叫人盡快拿AED過來幫忙,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最新的關於溺水的循證醫學推薦是先進行5次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30次,隨後每2次人工呼吸,繼之30次胸外按壓,即2:30反覆交替進行。

 胸外按壓時注意按壓部位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按壓的力度是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至120次,按壓的姿勢是施救者兩手指交叉,手臂繃直,以髖關節為支點,用上半身力量向下按壓。持續心肺復蘇直至急救人員到達現場。AED送達的話,立即開機、粘貼電極片,隨後它怎麼說,你怎麼做。

 溺水復蘇切忌控水:隨着現代心肺復蘇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電擊除顫三大技術的建立,控水法已被摒棄。

 國際指南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水能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不要浪費時間用腹部或胸部衝擊法來控水,以免拖延復蘇時間,加重誤吸,增加死亡率。

 暑期來臨

 溺水事故又進入高發季

 家長務必看好孩子

 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願悲劇不再發生!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