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腔熱忱成就非凡竹藝-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專題】一腔熱忱成就非凡竹藝

2021-08-03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一件簡單的事,日復一日,成為每一天的例行事,每天都喜歡去做,而不覺厭煩,這應該就是人生的一種修行。香港明生鋼竹蒸籠廠創辦人呂明,熱衷於製作蒸籠,他從十多歲開始接觸竹藝,更曾發明鋼竹蒸籠,且稱霸香港,白手起家到擁有自己的工廠,直至今日仍然親手打磨每一條竹片,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今年92歲的他更笑說「愈做愈精神」。

92歲呂明師傅自創鋼竹蒸籠,憑創意、手藝白手起家。


要做到手法利落,經驗、細心缺一不可。


呂師傅示範製作傳統蒸籠。

 香港人有飲早茶的習慣,通常會叫「一盅兩件」,是指一盅茶及兩件點心,品嘗點心時,有沒有想像過放置點心的蒸籠是怎樣製作?蒸籠由竹製成,因為竹容易吸濕散熱,所以竹蒸籠蒸出來的點心不會帶有異味,更會帶着淡淡的竹香,現今茶樓的竹蒸籠大多由內地工廠製造。但其實蒸籠在舊時由人手製作,紮作技藝更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前往位於屯門亦園村的明生鋼竹蒸籠廠採訪呂明師傅,一道鐵閘打開,中庭有一棵茂盛的荔枝樹,另一邊是一個小工場,呂明師傅就坐在裏面,在木桌前專心地製作蒸籠……


呂師傅年輕時初來香港的照片。


呂師傅說起話時中氣十足,熱情地介紹製作蒸籠的工具。


呂師傅製作蒸籠的小工場。

 白手起家創業

 今年92歲的呂明師傅仍然中氣十足,臉上架著老花眼鏡,粗糙的雙手握著竹篾靈巧地綑紮。他的故事要由1930年代在鶴山農村說起,呂師傅回憶道:「當時未有五金、塑料,所有農村家庭的工具、家具都是用竹、木製造,買餸都是用竹籃!」呂師傅十多歲在廣州做工人,年少時已懂得製造蒸籠、麵粉篩等廚具,後來他隻身偷渡來香港,妻兒都留在廣州:「當時打算去香港拼搏事業,一開始親戚給我地方住,我幫他們做散工,有什麼地方缺人我就去做,我還在麻雀館做過先生(管數的人)、手工製作日曆等。儲了些錢後就在新填地街舊樓租了百多呎的間板房,自己買材料回來生產蒸籠及廚具,日間到酒樓宣傳、展示成品,接二三十張訂單,晚上熬夜生產商品,慢慢做起口碑。」間房地方太小,後來生意愈來愈好,呂師傅在屯門田心村租了一個養豬場,改裝成工廠生產蒸籠,亦在油麻地設立門市,兒子也來到香港幫忙打理店舖。


呂師傅仍然有新發明新手藝,最近沉迷於迷你蒸籠,只有巴掌大小,作裝飾之用。

呂師傅改良多款蒸籠。

 發明鋼竹蒸籠

 用竹做蒸籠,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裂開,呂師傅多次改良竹做的蒸籠,其後更想到結合鋼竹製成蒸籠,呂師傅說:「廚房環境又濕又熱,竹蒸籠的『紙口位』容易爛,我在籠口加個鋼圈,籠底的位置也以鋼連接,令竹蒸籠不會『倒汗水』,同時更耐用。」呂師傅創作了首個鋼竹混合蒸籠後,成立自家品牌「明生」,鋼竹混合蒸籠成為了招牌貨推出市場,呂師傅自豪地說:「當時新田地街的鋼舖,每天一人只能製作一至兩個蒸籠,一個要賣七、八十蚊,而我改良鋼舖、五金舖的機器,用來做蒸籠,一日能做六、七十個,一個成本十蚊都不用,當時香港八成酒樓也向我購入蒸籠,如敦煌、新光等酒樓。」呂師傅的手藝也蜚聲國際,當時更有來自外國酒樓的訂單,後來他在香港買下油麻地門市以及亦園村的廠房,亦在人工較便宜的廣州開工廠,成立更大規模的工場,有四十個工人,由工匠變身工廠老闆。

 當時想買蒸籠,香港人都知道來找「明生」,直至1990年同行開始抄襲並複製他的設計,呂師傅慨嘆:「內地剛改革開放時鼓勵工業發展,人工很便宜,很多工廠抄襲了鋼竹混合蒸籠的外形,價錢賣得太便宜,破壞市場規律,但質素參差不齊,當時很多人貪平找他們買,對香港整個行業造成影響。」除了做蒸籠,「明生」入貨兼賣其他廚具才度過難關,例如鋼煲、粉篩等,呂師傅表示:「當時若果只靠賣蒸籠,賺的錢都不夠飲水。雖然後來不少客人回頭找我買蒸籠,但生意不如七、八十年代,廣州工廠剩下十多個工人。」


刻著「明生蒸籠,與眾不同,質優好用」的鋼片模具是呂師傅獨創。

 竹藝不止於蒸籠

 呂師傅有兩個兒子,現時一個掌管門市,一個管理廠房,他留在屯門工場,過著休閒的生活。若是有特別要求的客人來找呂師傅,他仍會親手製作,呂師傅表示:「一些客人想蒸籠高些、窄些,如用來放鮑魚燒賣的蒸籠。又有一些客人用蒸籠做裝飾,早兩年我做了一個直徑一米、人可以站進去的蒸籠。另外有一間餐廳想用蒸籠做燈罩,要二十多個,找過很多內地工廠都整得又笨又重,一個近40斤重,因此來找我。數年前黃大仙祠將求籤電子化,要在竹籤中放入晶片,也是由我割開置入!」有時客人還未付訂金,呂師傅已經急不及待研究一番,做好模板,只要有關竹製品,他都駕輕就熟,說起這些他一臉的興奮自豪。

工廠內滿布竹製品。


黃大仙求籤用的竹籤也由呂師傅製作。

 關於手藝的傳承,呂師傅表示:「現今這個行業實在沒有前途,沒有人做。現時很多人都從內地入貨,即使同行也只是做銷售,我的兒子也沒有興趣學手藝。」呂師傅憑着竹藝養活全家,風光過後,他也離不開製作蒸籠,沒有其他娛樂,每天飲早茶後回到工場,又開始一天面對竹、鋼、機器的生活,他笑著說:「我每日有時間就會做蒸籠,如果坐在那裏看電視反而會沒有精神,會一直做落去!」所謂「一心成就一藝」,說的就是呂師傅一顆製作蒸籠的熱忱之心吧!

 自創工具製蒸籠

 呂師傅製作蒸籠,不論是用竹還是用鋼,廠內的機器大部分都由呂師傅親自設計。最近呂師傅參與了「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以導師身份向學員示範竹藝的技巧,與呂師傅搭檔教學的當代藝術家丁樂融表示:「師傅的『三星碌』很厲害,一『碌』就可以完成蒸籠外框,我製作時是用蒸煮方法令竹的纖維變軟,再將之屈曲,才可以定型。呂師傅的『三星碌』原本是五金工具,用來滾鐵片,經師傅改造後用來『碌』竹,後來我亦引入了一部。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師傅用的鎅刀,原用於木工量度,而他改造成小鎅刀。呂師傅總是極具創意地自製小工具令整個製作過程更快、更好。」原本認為沒有年輕人想學這門手藝的呂師傅,從活動中也很受感動:「我幫學生訂製了一些開竹刀,並教他們如何製作蒸籠,當中有一個女生很有天分,後來她製作了一個鐘樓,完成後拿來工廠給我看,十分厲害。」師傅製作蒸籠多年,十分鐘就做成一個蒸籠,呂師傅笑言學生們三小時也未必能完成,但在過程中傳授的技巧,相信能令學生受用,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結合,也不失為一種傳承的方法。


呂師傅與當代藝術家丁樂融合作參與「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傳授年輕人竹藝紮作技術。



一位女學生的鐘樓作品令呂師傅十分驚喜。



「三星碌」把長而平的竹先壓彎,用作蒸籠的外圍。



師傅改良後的鎅刀。



將竹片切成固定長度的機器,可以快速切成一條籠身用的竹片。

 如何製作蒸籠?

做蒸籠的竹十分講究,呂師傅指出通常使用沙羅竹做蒸籠,將竹枝削開,外面一層是「竹青」,用來做籠蓋,裏面一層較粗糙的叫「竹肚」,用來做籠身或籠底。呂師傅向記者示範製作鋼竹蒸籠。(文:洪嘉禧、攝影:蔡啟文)



呂師傅提著刀「開竹」,輕巧一削,變成薄薄一片,他表示:「竹若開得不好,過厚不能彎曲成圓形,過薄太鬆又會使籠底鬆脫。」



其後他將幾塊竹片疊著捲成圓形,用鐵片固定,放入鐵圈固定器中固定。



籠底放入固定器中,在上層內圍再放入兩圈竹片。



之後打釘、放入鋼口,放開固定器,蓋上蒸籠蓋就完成一個鋼竹蒸籠。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