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 深圳故事】深圳寶安首個村史館——新橋村史館賡續紅色血脈-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中共百年 深圳故事】深圳寶安首個村史館——新橋村史館賡續紅色血脈

2021-08-04
来源:香港商报网

 近日,前來寶安新橋村史館參觀的居民絡繹不絕,許多廣東省外的曾氏族人也慕名遠道前來參觀。據了解,寶安新橋村史館於今年6月30日正式揭牌,是寶安區首個建成的村史館。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新橋村史館已接待來訪人員約800人次,成為寶安黨史學習教育和鄉情教育的又一個網紅打卡地標。

6月30日,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斌,區黨建服務中心主任王進、及新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衛樹強等相關領導參觀新橋村史館

 保護傳統文化,打造古建築開發利用的新橋樣板

 新橋社區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轄區內僅不可移動文物多達十七處,以曾氏大宗祠為代表的古建築十餘處,是新橋珍貴的文化遺產。為落實區六屆六次黨代會關於「推進村史館建設」的工作部署,在立項之初,新橋社區選取古建築群中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古喬曾公祠作為新橋村史館的場地。古喬曾公祠緊鄰廣東省和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曾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約370平方米,三開間三進深布局,是一座典型的廣府祠堂,也是最能體現廣東傳統文化的建築之一。

新橋村史館外景

 為重新激活古祠堂傳承文化、凝聚人心的社會功能,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過程中,新橋社區堅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從船形脊硬山頂到木雕簷板和精美花雕,從煮海為鹽到春潮湧動,新建成的村史館裏,體現了現代元素和古典風格的融合,古建築文化和厚重的歷史相得益彰,不僅可以讓參觀者欣賞古建築文化,讓歷史檔案和文物古董找到最佳安身之所,也讓置身其中的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更是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培養家國情懷的最佳去處。新安街道龍井社區黨委書記陳玉凡在參觀完村史館後表示:「我去過其他地方的村史館,比較現代化,新橋村史館根據古祠堂風格而建,很有特色。」

 據了解,新橋街道以清平古墟為核心,串聯新橋老街、曾氏大宗祠、新橋古村等,規劃打造「寶安新橋里」文化街區。新橋村史館是對古建築開發利用的有力嘗試,也是打造古建築開發利用「新橋樣板」的起點。

 注重追本溯源,探尋千年村落的文化記憶

 據史料記載,新橋村是中國著名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曾子的後裔聚集地,是儒家文化的南傳地。據了解,村史館建設注重挖掘建村以來的史料和文獻,以時間為軸,展示了從北宋時期的歸德鹽場到現代化大都市近千年的滄桑巨變,內容包括新橋人自強不息、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革命戰爭年代黃學增等一批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英勇鬥爭的偉大建黨精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難探索,以及改革開放以後的高歌猛進。一幅幅動人心弦的歷史畫卷,讓人們回顧千年村落波瀾壯闊的歷史,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喚起人們共同的文化記憶。提及新橋村史館的特色,新橋社區黨委書記陳思源表示,源遠流長的曾子文化是新橋村「根」和「魂」,之所以建設新橋村史館,就是要弘揚曾子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及「以孝為本」的孝道觀。曾子作為孔子的72弟子之一,不僅是新橋人尊崇的道德典範,也是新橋人的精神偶像。「天下斯文宗一貫,古今喬木第三家」「大學家風」等典故軼事在村裏廣為流傳。為此,新橋村史館重點展示曾子文化及其對後人的影響。在新橋村史館展示的名人錄中,展示了自宋朝至清朝新橋村文官31名,武將28名,可謂人傑地靈,名人輩出,體現了新橋人尊師重教、崇文尚武、保家衛國的優良家風和傳統,是對曾子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新橋村史館的建成將進一步加強新橋人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新橋社區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賡續紅色血脈 匯聚「雙區」建設的磅礴力量

 在戰爭年代,英勇善戰的新橋人積極投身革命。新橋村史館紀錄了革命先烈黃學增、鄭奭南、龍乃武在新橋從事建黨工作,成立新橋黨小組的經過。此外,還展出了新橋村的10名革命烈士,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45歲,年紀最小的僅23歲,佔據了沙井革命烈士1/5。一同展出的還有進步人士曾勁夫、我軍優秀指揮官曾冠民等革命志士的光輝事跡。

新橋村史館內景

 在村史館內,還展出了新橋村歷年在軍隊服役的軍人捐獻的獲獎證書和獎章,包括93歲的退伍老兵曾錫華老人的證書。據了解,曾錫華1951年入伍,1952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鮮作戰,退伍以後回到家鄉積極投身家鄉建設,並將自己的三個孫子相繼送到部隊鍛煉。

 據了解,今年以來,為了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新橋社區先後舉辦了線上黨史知識競賽活動、音樂黨課、黨史收藏展等活動,形成了濃厚學習氛圍;通過拍攝專題黨課視頻,講好紅色革命故事,賡續紅色血脈;打造初心之路,讓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群眾生活;最新建成新橋村史館,更是把黨史學習教育推向高潮,自開放以來,參觀的預約電話異常火爆,成為新橋街道紅色文化之旅的必去打卡地之一。新橋社區負責人表示,新橋人將不忘初心、接續奮鬥,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建設「古韻新橋、人文社區、宜居勝地」的動力,為深圳「雙區」建設貢獻力量。(記者王娜、通訊員秦玲芬) 

   (頂圖:7月30日新橋社區青少年參觀新橋村史館)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