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醫話幾則 -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醫話幾則

2021-08-16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說到中醫的歷代成就,常常提及歷史上各代名醫,醫術高明、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故事,比如「三錢蘿蔔籽換來一個布政使」、「杏林佳話」、「藥王孫思邈滴血判生死」、「華佗與麻沸湯」、「李時珍與本草綱目」等等,講述中國古代這些名醫的豐功偉績,成為傳世佳話。歷代名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掌握了中醫醫理的精髓,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可以在臨床中緊緊抓住病症本質,用具有深厚醫理的「醫者意也」,這種中醫特有的思維方式,作出診斷醫治,這種對疾病診治「慧然獨悟」的體悟,使他們常常作出出神入化的看似「超於規矩之外,而又不離規矩之中」的妙術,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1629107748415867.jpg

 古代名醫、醫聖也講得不少了,今文來說一說近代幾位醫術高超的醫者,看他們是如何在承傳中醫精髓上顯示出獨特醫技的。

 陳筱寶巧治閉經症

 陳筱寶(1872—1937),近代名醫,早年秉承家學,後師從上海諸香泉先生,深得傅青主、葉天士諸家之真諦,尤擅婦科。由於勤奮上進,年方弱冠即受聘於浦東橋善堂懸壺,後移市區三牌樓獨自開診,以擅視色、辨脉著稱,其醫治何應欽三姨太停經數月的醫案,一度被傳為佳話。有蔣介石「高參」之稱的何應欽,在上海「娶」有三房小妾,其中以年輕美貌的三姨太最受寵愛。但已三月「月事」未至,疑為珠胎暗結,有醫曾投破血行經之藥,無效。後宋美齡悉知,宋讓三姨太來寧,將其安頓在「美齡宮」暫住,因久聞陳筱寶治婦病大名,於是用專車去上海請陳,特請先生診治。問診時,三姨太稱停經三月,腹中脹滿,曾多方求醫無效。陳視之其色枯索無澤,脉細弱無力,且腹痛拒按。陳對宋說:夫人非孕,乃經閉耳,雖外形體健,實為積勞內損,係操勞過度所致,可謂外強中乾之體,故不可用藥峻攻,免傷元氣,今投活血行氣之劑疏之,可見奏效」。方擬:香附三錢、益母草七錢、鷄血藤七錢,用水煎服。服三劑後,腹部脹滿得除再進三劑,月經遂行,正常。何應欽也略知醫道,對陳的診斷由衷佩服,遂請教立方之意,陳說:「此方原出於陳素庵的《婦科醫要》一書,我只略作加減,賦名為「香草湯」。閉經乃婦科常見之症,一般認為有血枯、血瘀、寒凝、氣滯等四種成因,治療也以補血、行瘀、溫中、解鬱等四法,立出不同類型之方劑。經閉需從虛實兩因着手,故立方以香草歸芎等養血,活血、行氣、化瘀,夫人之戚腹有痞塊、畏痛拒按,故加牛膝、莪朮、紅花行血化瘀,但虛損癆瘵,先天不足,發育不全者,此湯就不宜了。」何應欽聽後,勸其在「國府」供職,但遭陳婉言謝絕,陳筱寶傾其畢生心血所著《醫事散記》四卷,毀於戰火,惜哉!

 冉雪峰野山參煆灰為引藥

 冉雪峰(1877—1960),巫山名醫,二十五歲時行醫武漢,名震峽江。1955年調北京中醫研究院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二十世紀二零年代末,安徽某高官老母親高燒不退,曾請日本、德國醫生治療無效。經人推薦,冉雪峰前往診治,詳詢病情診脉後,冉雪峰開出處方:北柴胡、丹皮、鮮生地、元參、花粉、知母。另外藥引:「上好野山參一両,瓦上煆為白灰,煎湯作引」,老太太服藥後果然奏效明顯,繼之調理,數日後癒。事後同仁們多有不解,冉雪峰的處方並無稀特之藥,為何如此有效;尤為奇者問,野山參煆灰作引,未見醫籍記載,不知有何道理。冉雪峰釋道:「這位老人平日養尊處優,這次偶發感冒發燒,本非大病,但何奈兒子官大,錢多,小題大作,中西醫請了不少,藥物雜投,以致陰傷熱熾,我用藥本為普通,而這些貴人不信賤藥,我把野山參燒灰作引,其實並無了不起的藥理作用,只起精神作用,老人一看價貴之藥,就認為是好藥,其實真正起作用的是草藥。」眾人嘆服。

 顧筱岩焙乾蛔蟲治疔毒

 據《海上醫林》記載,有一糞船工,因久患下肢靜脉曲張,而致小腿潰瘍,瘡口經年不癒,又繼發濕疹。就診時小腿患處糜爛浮起,膿水淋漓,皮膚色紫暗黑褐,周圍盡是紅色血疹與小水皰,瘙癢不已。近代名醫顧筱岩先生診後,即以桑皮紙五、六層,密刺小孔,敷而吮之。再以青黛散撒皮紙上敷患處。患處漸癒,糞船工感謝不盡。糞船工常見有人到糞船上索取蛔蟲,雲可治疔,特取數條洗淨曬乾,贈於先生,顧先生被其誠意感動,遂收下並焙乾研末令患疔瘡者服用,果有聚毒起瘡頭之效用。一日,有一青年由兩人扶持前來求診,患者頭面腫大如斗,兩眉間一道黑色,印堂瘡頭黑陷,神志時清時昧,面色蒼白,步履蹣跚,是疔毒走癀之險症。顧先生診治,先外敷藥,又給焙乾蛔蟲四條,囑搗碎,分三次吞下;二日後,患者瘡頭果起,後膿出腫退病癒。

 顧筱岩名滿滬上,文中述其捨身為患者隔紙吮瘡,實為可貴,先生重視民間治病經驗,大膽巧用蛔蟲治病,並得良效。蛔蟲古稱人龍,為人體腸道之寄生蟲,世人多知其能危害人體,而少知其能治病療疾。蛔蟲入藥,始於唐代,許多本草方書均有記載,雲其能治目赤腫病及冷瘺之症,今顧先生借鑒民間經驗,以其治疔毒走癀(膿毒引致敗血症)而取效,無疑是對本草之說的補充,大千世界萬物,可為藥者甚多,草木蟲獸,金石土水,應有盡有,關鍵在於如何合理應用,需要醫者高深的醫理及豐富的臨床經驗。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