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專家為中新知識城未來發展建言獻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14位專家為中新知識城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2021-08-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8月24日,《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下稱「《總規》」)實施一周年總結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創新 激活知識城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專家研討會在廣州知識城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舉辦,北京分會場同步視頻連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等14位國內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展開深入對話,以國際化視野為中新廣州知識城(以下簡稱「知識城」)未來建言獻策。廣州市委常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亞偉表示,知識城對照《總規》抓行動落實、對照任務抓立法保障、對照要求抓政策創新,為知識城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努力把新時代產城融合美好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

    RCEP帶來發展機遇高標準打造開放新標桿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彭森表示,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與知識城《總規》公布,為深化中新二期合作帶來全新機遇。

    目前,知識城已引入新加坡能源總部、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院、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新加坡馬光醫院等12個中新合作重點項目,正加快啟動2平方公里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新加坡企業來華首選地」。

    彭森特別提到,知識城在知識產權方面要在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下功夫,在加快立法的同時,體現知識城高定位、領域獨特、綜合性強的特徵,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知識中心。「RCEP中,知識產權規則為中新廣州知識城的開放發展,特別是其作為全國唯一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實驗區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也提供了豐富的現成經驗。」

    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打造未來城市發展樣本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原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潘家華認為,知識城作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樣本,在建設中需要將碳達峰、碳中和等內容納入規劃的範疇。低碳、碳中和必須是創新引領的標配,是可持續發展的標籤,這就要求在知識城內的土地審批獲得授權,包括農用地轉為其它用途,優先安排林業用地的指標。創新突破,減少時間成本、交易成本,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效能。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靳東曉對知識城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加強環境保護,推進雙碳工作,在交通、住宅等方面改善能源供給結構;三是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建議在落實廣州市國土規劃有關內容要求的基礎上,由知識城管委會深化知識城的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依照法定程序報批,開展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並組織實施。

    一直以來,知識城堅持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路網、海綿城市、綠色建築建設,智慧創新城區初步成型。過去一年,知識城20條舊村改造一年來拆遷量超1000萬平方米,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開業,花莞高速連通知識城,創新大道與廣汕路實現貫通,廣州實驗中學、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將於9月開學,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以最強力度推進知識創造提升科研密度、創新濃度

    「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這是機會也是挑戰。製造業的高水平自立自強在整個新發展格局中最為關鍵。」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黃群慧結合知識城產業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保持製造業比例基本穩定;圍繞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建立自立自強的創新生態;發揮競爭政策,鼓勵創新;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優化產業鏈,強化創新鏈,提升價值鏈。

    一年來,知識城以最強力度推進知識創造,灣區創新「北極點」初現成效。簽約動工投試產項目290個,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同比增長37%。新引進小鵬汽車、烯灣科技、深南電路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寶潔新智造中心、百濟神州第二工廠、諾誠健華一期等21個項目竣工、投產,「三集群兩高地」建設成效顯著。部分高精尖項目被國家發改委納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建設項目,並獲扶持資金,中國納米谷5G濾波器項目建成投產,粵芯半導體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窗口指導」,為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貢獻「知識城智慧」。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兼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平在會上表示,知識城建設重大基礎科研、基礎設施需提前做好戰略布局,尤其是針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特點來加強科研管理,促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良性、有效地運行。

    隨着重大基礎科研設施落地,知識城的科研密度、創新濃度大幅提升。中科院、社科院、南洋理工、西安電子科大等20餘所頂尖科研院所紮根於此,全年專利授權量突破22612件,同比增長28.16%。經人社部批准成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全市首家省級博士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及國際人才自由港在知識城相繼投入運營。目前,知識城已引進鍾南山、張伯禮、施一公、趙宇亮等科學家100餘名及各類高層次人才1151人,知識城在讀研究生人數超過3400名。(記者 朱樺 通訊員 范敏玲 張成 許玲 譚小潔)


[责任编辑:赵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