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特區報報道,2020年8月,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從當年開始,在珠三角地區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深圳首條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廊道」——大鵬新區排牙山-七娘山節點生態恢復工程於今年4月開始進行生態監測,這也是廣東省首條以野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生態廊道。如今,《規劃》已推出一年,這條廣東省首條生態廊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在連接深圳大鵬新區和南澳的坪西公路上,橫跨著一條排牙山-七娘山節點生態廊道。遠遠看去,它與普通的城市立交橋似乎並無差別,然而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這是專門為野生動物交流來往修建的一條生態走廊。
這是深圳乃至廣東首條野生動物生態保護廊道,南接七娘山,北接排牙山-筆架山-田心山,主要服務以豹貓為代表的大鵬半島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野生動物,是深圳市市20個關鍵生態節點之一,是保證大鵬半島南北向連通的重要生物通道。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豹貓。
深圳市首條野生動物交流通道建設完成
陽光下,微風中,排牙山-七娘山節點生態廊道上的蔥蔥花草身姿搖曳,時而眺望傍山而依的城市遠處,時而安靜注視著橋底車流穿梭。在這些草木之中,無數的野生小精靈也正好奇打探著這條通道,有些早已摸清狀況的精靈逐漸大膽往來,找尋結識著不同的新朋友。
「深圳野生動植物主要分布於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地,由於城市發展和人類活動,野生動物棲息地呈現破碎化趨勢。例如坪西公路處於排牙山及七娘山之間,橫切了深圳東部最重要的兩個生態節點,導致東部綠廊無法貫通,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甚至出現多種動物的『路殺』現象。」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副處長、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郭強說。
2020年4月,一條跨度60米、寬50米的上跨式通道在坪西路上飛跨。這項工程結合原有地形進行適當地形整理和植被恢復,結合地下涵洞清理改造,營造更豐富的濕地系統,參考大鵬半島自然植被結構,使生態修復節點周邊環境與橋樑生境保持一致,同時恢復了物種的遷移和基因交流,形成一個具有豹貓(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野豬等多種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動物活動和通行的通路,成功將深圳市東部生態網絡重新連成一個整體。
郭強介紹,生態廊道主要建在荒野,呈現人為干擾少、生物種群密度高、後期監測效果佳三個特點,能夠幫助動物安全跨越高架或涵洞等阻隔生物棲息地的人為或天然屏障,對野生種群數量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利用生態廊道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在全球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
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利用廊道交流棲息
據悉,在廊道兩端茂密的草叢中,布設了很多觸髮式紅外相機。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林業科科長翁洪明介紹,對生態廊道及周邊區域實地勘察後,該局在豹貓、野豬等動物可能的活動路徑上,布置了32台觸髮式紅外相機,開展相應的動物樣線、植物樣點生態監測工作,為進一步研究野生動物種群之間以及適宜生境之間的有效連接提供科學依據。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這裏的紅外相機明確紀錄了豹貓、野豬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的多次活動;濕地修復工程有效吸引了多種鳥類,主要有24種,包括黑耳鳶(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白鷺(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夜鷺(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珠頸斑鳩、黑臉噪鶥、暗綠繡眼鳥、叉尾太陽鳥、黃腹山鷦鶯等多種鳥類在此覓食活動;紀錄到蟒蛇(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斑漁游蛇、白唇竹葉青等3種蛇類,以及變色樹蜥、原尾蜥虎等共5種爬行動物;另有沼蛙、華南雨蛙、斑腿泛樹蛙、花姬蛙、飾紋姬蛙、花狹口蛙、粗皮姬蛙、黑眶蟾蜍等8種蛙類兩棲動物在此繁殖,這裏成為一個良好的動物棲息地。
對於這條生態廊道的建設使用,郭強肯定了它的示範效應。在他看來,動物是有學習和適應能力的,它們通過交流和學習,會發現生態廊道可以為自身所利用,能夠讓它們更安全地穿行於城市,和現代文明共處。
郭強表示,生態廊道的形式並不一定拘泥於「橋」,建設成本也不一定高昂。「兩棲和爬行動物對通道的要求並不高。」他介紹,有時候架一根繩子動物就能爬過去,因此廊道的建設需要因地制宜,從多角度考慮動物的需求。
專家:可建立全方位機制,因地制宜地複製推廣
排牙山-七娘山生態廊道對自然生境修復的作用,同樣引發生態領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持續關注。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米埔保護區及遷飛路線保育項目總監文賢繼博士看來,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高速公路的建設可能會穿越成片的生境,導致生境破碎化。生態走廊很好地將破碎化生境聯通起來,為野生動物創造一個遷移通道,野生動物可使用的生境面積和類型得以增加,從而滿足野生動物的生境需求,也使得不同個體之間的基因交流得以實現。
文博士表示,如果生態走廊總體數量足夠,每個生態走廊規劃設計合理,建造和管理恰當,監測定期全面,生態走廊是城市建設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補救保護措施。「深圳的生態走廊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也希望在其他地方得到推廣。」文博士說。
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辦公室主任、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校長孟祥偉認為,深圳一直在城市發展和自然生態保護間尋求平衡。生態廊道的構建,可以為城市發展,或者環境變遷造成的棲息地破碎化帶來生物交流的機會,維持物種活力,這也是為自然保護作出的新探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例。
「深圳生態廊道建設的理念確實走在全省前列。一個區域要規劃建設生態廊道,需要考慮該區域有什麼生態資源和動物資源,遵循當地原來的生境以及原生物種的習性。要在做好生態調查的前提下,充分考量為誰所用,適合其自然習性所用。」孟祥偉說。
對於未來更多生態廊道的構建,孟祥偉建議,應建立調查、建設評估等全方位機制,可以引入非政府組織參與項目的進程,藉助科學的方式去收集數據、採集物種信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宣傳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