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專題】耗時修時計 費心換機芯-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有片 | 【專題】耗時修時計 費心換機芯

2021-09-1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曾幾何時,鐘表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鐘表維修工匠亦因此應運而生。然而,現代人多用智能產品看時間,戴表的人少,修表工匠就更少。葉成明作為本地為數不多的鐘表維修師傅,入行數十載,每日埋首於停頓的時計之中,可時間依舊不停前行,日子飛逝,他見證着行業逐漸式微,並預示鐘表維修業總有一天會像壞了的時計一樣,黯然停擺。

1631270312758291.jpg

鐘表零件極精細,葉成明需要戴上單目放大鏡才能看清,修理鐘表是一件複雜的手藝活。

 佐敦寶靈商場是舊式商場,場內匯聚現時買少見少的小店,如補衣、繡花鞋等,鐘表維修師傅葉成明的小店亦坐落其中。店舖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放滿了古舊鐘表,走進店內即可聽到它們發出的「滴答」聲。有的逾百年歷史,有的到了整點便會響起音樂。在葉成明眼中,店內每一個時計都不是冰冷的機械零件,它們背後均有故事、有溫度。

1631270332951559.jpg

葉成明用的工具歷史悠久,如產自五六十年代的攻牙器、已停產的勞力士專用開底蓋工具等。

 情有獨「鐘」

 葉成明的維修店名為「明愛鐘表」,讓人聯想起本地一間慈善機構,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解釋,兩者完全沒有關係:「改名前構思良久,最終採用『明愛』,因為我叫阿明,我愛鐘表。」葉師傅改名非常直白,讓人感受到他對鐘表的熱愛。他不但維修鐘表,還收藏過萬個機械鐘,部分放在店內供客人欣賞,恍如小型鐘表博物館,而葉師傅也被街坊形容為「情有獨『鐘』」。

 葉師傅對鐘表的癡迷源於童年時代。「1959年我出生在浙江的小鄉村,那是內地動蕩時期,別說讀書,連溫飽也成問題,村裏甚至一個鐘都沒有,更遑論手表,村民都是根據太陽的位置判斷時間。到我8、9歲時,爸爸收到伯父由香港寄來的錢,我家成為村裏第一個買得起時鐘的家庭。我還記得那是鑽石牌的雞仔啄米鐘,不少朋友為了看鐘而特地來我家,可以想像有多自豪和興奮。」全村人不論是開會、生孩子等都會問葉家借鐘,紀錄分分秒秒的重要時刻,談起這段回憶,葉師傅滔滔不絕。由於太過新奇,頑皮的葉師傅趁父母不在時拆開時鐘,可惜鐘內零件精密,小朋友怎可能將之回復原貌?年幼的葉師傅少不免被父母「藤條炆豬肉」,不過維修鐘表自此成為他的夢想,到15歲便正式跟隨鐘表師傅學藝。

1631270076722848.jpg

葉成明家人購買的第一個鐘是鑽石牌的舊式雞仔啄米鐘,當時香港、內地有不少家庭使用,是上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圖中的鐘為葉師傅的收藏,產自上世紀60、70年代。

 賦予鐘表新生命

  葉師傅從學徒做起,學藝3年後移居香港繼續當學徒,並努力進修考取證書,20多年前成功開舖做老闆。談起一段學徒生涯,葉師傅表示既痛苦又快樂:「一般鐘表學徒至少學7年才滿師,我在頭一年並沒有人工,由師父提供食宿,並要替他煮飯、洗衣服等。最初師父只教我換電池、換表帶等簡單工序,因為大部分師父都不希望徒弟太快學有所成,擔心『教識徒弟冇師父』。」他指很多師父教徒弟時都會「留一手」,他唯有在學習過程中偷師。「最初幾年師父並不願意教我更換鐘表核心零件游絲的技巧,我只好偷偷在旁邊看邊學,並趁他外出時拿其他鐘表來練習。其實我也想過放棄,一位在廚房工作的朋友曾勸我轉行,跟他一起當學廚,不但收入更高,工時也較短,他的提議也曾令我動搖。但為了童年夢想,我還是選擇堅持學下去。學了近7年之後,師父終於將更換精密零件的維修技巧傳授給我,令我可以獨當一面。」

 為修表犧牲珍藏品

 葉成明幾經艱苦成為師父級工匠,但他坦言這一行越來越難做,原因是維修工作幾乎被大型表行壟斷,大公司包攬售後維修服務,令小型維修店舖難以經營。「大公司經常出現鐘表舊了便不維修的情況,有些手表僅售出3年,也許是因為沒有零件,也許是希望客人再買新產品吧。」因此,他所接的生意大部分是大行不願或無法維修的鐘表,即使是奇難雜症,他也會想盡辦法解決。兩年前,他維修過一枚名貴的18K白金女裝自動腕表,香港代理以至瑞士原廠都以找不到零件為由而拒絕維修。「手表主人是60多歲的蘇太,手表是她母親的遺物,蘇太兩夫婦先前已跑遍中環、灣仔、尖沙咀的表行,甚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探親時也不忘找當地的師傅維修,但仍是沒有人願意接手。畢竟手表有50多年歷史,年久失修,加上嚴重入水,機芯零件有不同程度的生鏽損壞。我答應盡量幫忙,不過坦白說成功率只有一半,因為難以在市場上買到合用的機芯零件,但當下蘇太仍激動地抓住我的手道謝。」葉師傅在市場上找了很久,仍找不着相關零件,後來他想起十多年前曾向一位瑞士朋友買過同款機芯,花了數小時終於在收藏中找到適用的原裝零件,於是他就用自己的收藏,為對方更換相當於手表「心臟」的游絲與擺輪,手表秒針終於重新跳動。為了答謝葉師傅,蘇太之後介紹了多名「大客」給他,令小店的生意額提升不少。

1631270076141142.jpg

1631270076208394.jpg

葉成明維修的18K白金女裝自動表,表身劃痕證明手表使用了多個年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631270076133658.jpg

葉成明依然保存將游絲與擺輪「捐」給蘇太後機芯剩餘的零件。

 修壞鐘補舊情

 筆者留意到店內掛鐘有不少缺少了時針或分針,葉師傅笑說,缺針的鐘是自己將零件「捐」給客人,就如醫生幫病人移植器官般。什麼情況下葉師傅會舍得捐出零件?難道是特別昂貴的鐘表?他搖搖頭說,自己也曾為便宜而有紀念價值的鐘表捐出零件,且促成一段姻緣:「我維修過一個青蛙公仔造型的塑膠鐘,它主人Phoebe告訴我,那是前男友送的第一份『定情信物』,可惜兩人後來因分隔異地多年而手分。鐘本身的價格便宜,但卻使用了足足20年,陪伴Phoebe經歷人生不同階段,被主人視為『兒子』般。鐘壞了之後,Phoebe找我維修,更說不論多少錢也想修好它。我想幫她,可是實在沒有零件,但她卻每個星期來店內找我,堅持不懈地請求了近3個月,我被她鍥而不捨的毅力感動,於是盡力在自己的收藏品中尋找零件,最後總算成功修好了那青蛙鐘。想不到的是,她與分開多年的男友竟因而復合,更相約到我這裏取鐘。朋友笑我要『犧牲』自己的藏品很蝕底,但我的工作就是拯救鐘表,反正收藏品都是死物,值得珍惜的是背後的情感、回憶。」葉師傅後來收到一封Phoebe寄來的感謝信,他珍而重之地將信件裱在店門上,作為這段修鍾情緣的註腳。

1631270076371070.jpg

這款平平無奇的青蛙塑膠鐘,背後藏着主人Phoebe一段感人愛情故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631270076894346.jpg

店門貼有客人的感謝信,葉師傅收到後頗有感觸。

 守護時間的人

 葉師傅見鐘表多過見人,日子久了難免枯燥吧,但他卻不這樣認為。「去年試過修復一個過百年歷史的德國機械鐘,一連工作了31天才完成,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葉師傅終日埋首在壞了的鐘表,四周就像停擺的秒針一樣,靜止了、凝住了,讓他不知時光流逝。他直言昔日物資匱乏,鐘表損壞再嚴重也不會被人輕易丟棄,今日社會富庶,智能手表舊了壞了便換新的,還會將舊表、壞鐘拿去維修的人,都是重視鐘表背後的故事、情感與紀念價值,而且維修費用不算便宜,如非有特別原因也不會有人這麼做。所以,葉師傅十分珍惜目前仍有的維修機會,即使他很認同這一行已逐漸成為夕陽行業。

 葉師傅無奈地說:「科技進步,相比傳統的機械鐘表,智能產品更準時。其實不止維修,就連鐘表買賣生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兩名子女也無意繼承這家店舖,這一行不但學藝時間長,薪金回報也微薄。若非自己的夢想,也難以堅持至今。」葉師傅知道時間只會不斷向前,他修理鐘表的目的,並不是要與時間競賽,而是讓鐘表的主人看見壞了的秒針重新跳動,恍如尋回了昔日重要的時光。

1631270076906278.jpg

店內有些掛鐘缺少了時針、分針,那是葉師傅將零件「捐贈」予客人的結果。

1631270077348236.jpg

葉師傅閒時會當義工,為長者修理壞鐘表。

 惜物惜光陰

 葉師傅「打開門做生意」,當然希望客人越多越好,但是他卻不忍看到客人不懂愛惜鐘表而導致損壞,所以他經常會向客人提供保養建議:「根據多年維修經驗,石英鐘表大多是由於電池滲漏,繼而令機芯損壞,所以一定要注意更換電池。石英手表使用瑞士、日本出產的電池最佳,電量耗盡後要盡快找師傅更換新電。石英鐘則不建議用又貴又易滲漏的鹼性電池,可購買又平又靚的碳性電池。鹼性的確更有爆發力,不過石英鐘的用電量少,毋須選用短時間釋放出大量電流的電池。而機械鐘表平日要注意撞跌問題,並定期檢查、抹油,因內部非常精密的緣故,需要專業的維修師傅才能判斷保養情況。要避免在高度磁場環境中使用,若受磁有機會造成走時不準確,甚至停擺的情況,便要找師傅消磁。」葉師傅認為,鐘表是生命中重要時刻的見證者,珍惜鐘表,也就等同珍惜光陰。 ( 記者:李靜儀 部分圖片:崔俊良)

1631270077296560.jpg

店內展示不少古舊鐘表,如這款香港製造、拿過設計大獎的鬧鐘「孔雀開屏萬花筒」。

1631270077298739.jpg

不少石英鐘表都因為電池滲漏,零件生鏽而損壞。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