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選委聯繫市民 踐行高質素民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學研集】選委聯繫市民 踐行高質素民主

2021-09-13
来源:香港商報

 學研社成員   文武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即將於9月19日投票,已有多個界別分組的自動當選人或候選人,並舉辦了多場記者會宣講理念,而且還在全港各區擺設街站,直接向市民面對面解釋政綱和理念。新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讓香港的管治正本清源,撥亂反正,而落實這一原則,尤其須重視緊密聯繫市民和社會各階層。選委們深入社區,傾聽民意,了解民心,與市民互動交流,宣傳愛國者的治港理念,正是在香港特區新選制之下,實踐高質素的民主。

 選舉重視真實

 中央完善了香港的選舉制度,包括選委參選人、媒體和市民大眾,都必須從舊的選舉制度中走出來,全面適應新的選舉制度,踐行新的高質素的民主選舉制度。9月10日,新增屬於第五界別的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別分組,110名自動當選人舉行記者會。從一部分傳媒記者的提問觀察,部分傳媒仍較注重選舉的外在形式,聚焦於選委會36個界別分組中,有23個分組無競爭地自動當選的問題。

 自動當選的選委盧文端回應稱,界別「凸章」(參選人數目與席數相同)與「無凸章」都是很正常,不會刻意製造競爭。盧文端的回應說出了一個要點,選舉不應該只重視外在的形式,而應該重視內在的質素。是否「凸章」並非重點,重點應該是當選人能否代表最廣泛的民意,能否最大限度地體現各階層的均衡參與。

 與舊的選舉制度相比較,過去的選舉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是,選舉早已經被異化為政治營銷手段,透過嘩眾取寵的誇張宣傳,透過煽動情緒的激烈表達,去爭取選票。而且,這樣的政治營銷手法已經一再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線,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有些人為了當選可以在投票前自導自演「苦肉計」「悲情劇」等各種鬧劇,牽動選民情緒,影響選情;有些人可以大量造謠,欺騙市民,騙取選票;有些人可以以抹黑、編造等手法,攻擊對手……這些惡劣的手法,令選舉只剩下一個形式,失去了民主的內涵,成為劣質選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反中亂港勢力挾黑暴動亂,以暴力恐嚇、攻擊愛國愛港的選民和參選人,達至他們奪權的政治目的;以大量發放假新聞、假消息,散播仇視警察、仇視政府的情緒,影響選情;又以不斷推動社會政治化,導致社會分化,刺激選情……這些極端的手法之下,真實的民意早已被掩蓋,選舉則變成反中亂港勢力顛覆政權、策動「顏色革命」的工具。

 選舉應該重內在質素而非只重外在的形式,參選人「凸章」或「不凸章」並非重點,而應該追求實事求是地反映各界別分組的真實情況。一部分界別分組能夠自然而然地協調出最能代表該界別的人參選,這是理想的結果,反映該界別的意見比較一致。相反,如果因為參選人剛好與界別分組的選委席位相同,而要刻意多找幾個人來參選,那反而有虛假的成分,有可能扭曲民意。所以,盧文端所說的,「凸章」與「無凸章」都是很正常,不會刻意製造競爭,正是說出了選舉重質素,不重外在形式;重視真實,反對虛假的真諦。

 選舉重視真實的民意,選委則必須重視緊密聯繫市民和社會各界。舊的選舉制度之下,一部分候選人,只在選舉投票前,才頻頻落區,滿口民意,一旦當選,就高高在上,將民意拋在後面,這是虛偽的表現。新的選舉制度之下,不論是自動當選,還是須投票後才當選,也不論是當選前,還是當選後,選委們都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必須深入社會各階層,密切聯繫市民,廣泛地了解民意、民心、民情,真實地代表市民和社會各階層參與香港的管治。

 正如一部分當選者所說,當選人須發揚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支持「愛國者治港」原則,選出德才兼備的治港人才,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還須為國家和香港當好守門者、建設者、傳遞者、宣傳者和行動者,當選後仍須深入社區,傾聽民意,了解民心,並將這些民聲民意帶到選委會,落實到未來治港者的施政綱領中去。

 新的選舉制度讓香港恢復正常政治秩序,讓香港能夠準確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讓真實的民意得到表達,是真正有質素的選舉,市民大眾應支持新的選舉制度。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