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譚嗣籇:冀發聲推動現代種植 將「港菜」種上月球-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视频栏目 > 熱門推薦

有片 | 譚嗣籇:冀發聲推動現代種植 將「港菜」種上月球

2021-09-19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寸土寸金,一般人都認為不適宜發展農業,漁農界選委丶綠芝園創辦人譚嗣籇卻反其道而行,成為一名「都市農夫」,他希望,協助業界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提高香港農產品自給率,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十五樓的牛牛不是不可能的,我的心願是把香港的蔬菜種到月球上去!」

 譚嗣籇早年負笈美國,修讀建築,回到香港後,繼續到理工大學修讀可持續城市發展學。他自己有食物敏感,對市面常見以農藥化肥培植出的蔬果均要敬而遠之,好多朋友都找他做「試驗劑」,測試食品的質量,他覺得保證食物原生態很重要,便走上「科技農夫」之路。

 在香港種菜困難重重,首要解決空間問題,他想到在工廈裏種菜,成立了香港第一間做室內種植的公司,利用架子增加種植面積;其次是光源問題,他發現不同光譜能令蔬菜生長成不同姿 態,研發出「LED光波種植技術」、「光譜種植技術」,並申請了專利。

 接下來的便是味道,「阿爺講那時菜有菜味、魚有魚味、蛋有蛋味,今時今日食咩都無味,原因是以前農民用魚塘水灌溉」。他研發了「魚菜共生生態循環技術」,應用多層式層架種植,底層養魚,魚的排洩物經過轉化,變成上方植物的肥料。

 從事農業近十年,譚嗣籇認為,香港絕對有條件發展現代農業,「以前細個聼廣告講「十五樓牛牛」完全有機會做到!」他笑言,自己的理想就是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蔬菜種植場,「不是天方夜譚,天宮一號已經在講怎麼在上面種菜,連NASA也已經在太空站種菜」。

 冀聯合大灣區 輸出「港菜」

 譚嗣籇指出,香港目前的蔬菜自給率僅得1.7%,「香港依賴內地或國外的蔬菜供應,遇到疫情封關,一點食物都進不來,怎麼辦?我們要未雨綢繆,想一些長遠的政策。」他指出,農業發展需要新思維,政府可以定下5%的自給率目標,配合政策,例如無人機在農業上應用很平的,但香港限制拿牌,農業基金、漁業基金審批上進度比較慢。」他建議,政府成立業界委員會,再善用中央的農業利好政策,利用大灣區土地資源進行發展。

 他希望自己能在這一屆選委裏面為業界發聲,充當一個溝通的橋樑角色,建言新一屆立法會可以將農業發展的更加好。

 譚嗣籇表示,日本韓國有不少質量很好的農產品,香港也有很多,例如龍眼、魚頭、枇杷、蘭花等,一樣值得向全世界推廣、打響名號。他指出,香港資源集中,可以跳出傳統農業框架,做精準農業,成立農業科技中心,集中人才做研發,進行生物科技、品種、基因等研究,這樣也有利吸引年輕人入行。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