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偉論】飲水不當,小心患上「水飲病」-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中醫偉論】飲水不當,小心患上「水飲病」

2021-09-26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水生萬物,是健康之本,在維持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內經·素問》指出:「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告訴我們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人體的水液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其吸收、輸布與排洩,需要五臟六腑的共同參與和協調。其中腎主二便,司開合,為主水之臟;脾主運化水濕,為水液代謝的樞紐;肺主行水,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肝主疏洩,調暢氣機,氣行則水行;心主血脈,行血而利水運。

  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水液的吸收、輸布和排洩發生障礙而停留於體內,就會引起中醫所說的「水飲病」。所謂「水飲病」就是指因體內多餘的痰、飲、水、濕等而引起的疾病,是中醫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早在漢代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設有專篇討論。中醫認為,水、濕、痰、飲,雖形質不同,而實為一物。濕乃水之漸,是水液瀰漫浸漬的狀態,水之清稀者為飲,稠濁者為痰;濕常浸淫為禍,痰多凝聚為害,水和飲每遊溢為患。臨床上痰之為病多見咳、喘、胸脅滿悶或痞硬、眩暈、神昏、結節腫塊等;水飲為病多見浮腫、嘔惡、腹瀉、小便不利、心悸等;內濕為病多見身體困重、頭目昏蒙、脘痞納呆、大便溏爛等症狀。水、濕、痰、飲,可停聚和流竄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引發多種疾病,並且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因此有「怪病多由痰作祟」的說法。其疾病範圍包括了西醫的呼吸、消化、循環、泌尿、神經、內分泌以及運動等多個系統。當然,引起「水飲病」的原因很多,除了臟腑功能失調之外,飲水不當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河南名醫翟竹亭《湖岳村叟醫案》中記載了一例由於飲水不當而導致「水飲病」的典型案例。有位三十歲的青年人,七月初趕路去縣城,因為天氣炎熱,路途中口渴難忍,於是痛飲涼水三四碗,在路旁的大樹下乘涼熟睡。醒來後腹脹難受,但不以為意。過了十天左右,出現眼瞼浮腫如臥蠶,腹中有水聲,飲食也減少等。翟老先生診病發現患者脾肺兩部的脈象沉滑有力,認為這是因過飲涼水導致體內積水所致,於是用張仲景《傷寒論》中攻逐水飲的十棗湯加瀉肺利水的藥物葶藶子治療。服藥後,患者由大小便排除了大約一木桶的水,疾病才告痊癒。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攝入過量的水,會導致稀釋性的低鈉血症,西醫稱為「水中毒」,若不及時治療,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死亡。

  臨床常常見到不少病人,因為聽了某些專家的話,「每天要堅持喝八杯水才健康」,「多喝水可以幫助新陳代謝,保持大小便通暢」,「水喝得少會導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血栓」,「多喝茶可以降脂瘦身,抗腫瘤,抗氧化」等等。此外,嶺南地區有飲涼茶和喝湯水的習慣,有些朋友閒來無事就泡上一壺「功夫茶」來喝,自以為健康,卻因為長期飲用過量的水,導致了水濕攝入太多,增加身體負擔,水液代謝失去平衡,尤其是寒涼冰凍的冷飲之類,更加傷害肺、脾、腎的功能,久則水濕內停,導致「水飲病」。無怪乎很多患者都說:我經常煲茯苓、白朮、薏苡仁等祛濕茶來喝,可身體裏的濕怎麼也去不掉。要知道,水性陰寒,水不自行,要氣來推動;水不自化,靠氣來蒸騰。其吸收、運化和排洩過程中,需要消耗人體大量的陽氣,故而陽虛體質的人更易患「水飲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飲水適度很重要。身體缺水會令人口乾,口乾就應喝水,以慢慢啜飲,達到解渴的量為準。若飲水後仍不解渴,就要找出口渴的原因。其實體內水濕重的人,也很容易口渴。這是因為水邪阻滯了氣機,或陽氣虛不能化津,津液無法上承,反而自覺經常口乾舌燥,時時欲飲水潤之,但這種情況下大多喜飲熱水,喝多了反而不舒服,並且有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而水滑等的表現,最好還是請中醫師辨證來加以判斷。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是水,在中醫看來也有很大的不同。古人煎藥最講究水的質量,不同地域、不同時間的水其性質都是不同的,中藥書裏專門有「水部」來詳加分別。如井水補陰,解熱除煩,止渴;雨水甘淡而涼,烹茶妙;山穴流泉開胃健脾,潤顏,釀酒益人;米泔水清熱益氣,涼血解毒;雪水治時氣瘟疫、中暑、熱狂,殺蟲,抹疿良;春雨水主升氣,升提;長江急流水性下趨,通二便;陰陽水(即生熟水)治陰陽交爭,霍亂吐瀉等等,都值得我們在實踐中去用心體會。(文:陳偉)

12.jpg

陳偉,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教授,高級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近四十年,2003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專業研究範圍為中醫藥治療風濕免疫類疾病和中醫內科疑難雜症。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