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圍打醮「單天保至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泰康圍打醮「單天保至尊」

2021-10-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新界鄉村做的太平清醮均有周期,由一至十、十五、三十、六十年一屆不等,且多在年尾,像2020年便適逢六醮連珠,只是高峰一過,今年的秋冬卻踏入醮寂期,只得一處地方單天保至尊,那就是清進士鄧文蔚子孫聚居的錦田泰康圍。

 泰康圍坐東向西,門朝后海灣,背枕觀音山,是錦田鄧氏開建的四圍(泰康、吉慶、永隆、錦慶)五村(水頭、水尾、祠堂、高埔和錦田市)之一,在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由他們的十七世祖鄧廣海的長子鄧璁及其他四人,由北圍遷徙而立,至於是哪四人?由於無文獻供考,最大可能就是鄧璁帶同四個弟弟──璣、環、瓚、頊一起開創天地,而鄧文蔚就是鄧頊的後人。

2_副本.jpg

泰康圍今貌

 這條村雖叫做圍,但今已無城牆,那是1964年村民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拆去的,僅留下西邊角的一座圍斗(三級歷史建築),但若觀之航拍照,那四四方方的圍貌則依然可辨。

 定農曆十月初八舉行

 據老村民憶述,那四堵圍牆厚愈六呎,其闊可走馬,乃是後期建的,因在清康熙年間,廣東治安不靖,故鄧文蔚和一名族兄弟鄧居咸(鄧瓚後人)便合力加建了外圍門、圍牆、護城河和圍斗等物,好鞏固防務。而此堵堅厚的圍牆後來在1899年抗英接收新界時,還助村民跟騰騰而來的英軍對峙了兩日。泰康的「泰」字,本有平安、舒適、如意、通達之意;而「康」則有長久、健康之義,惜如此善禱善祝,在大氣候下亦於事無補。

3_副本.jpg

1958年村民醮後拍照留念,背景可見圍牆尚在。

 泰康立村之初本無圍牆,但仍建有一道圍門(稱內圍門),乃是鄧頊的次子鄧奇芬所建,故泰康圍至今仍保留門內有門的古貌。今人口約有600人的泰康圍,內有一祖一堂,祖是指鄧嵩閣祖,即鄧文蔚的父親,他生有五名兒子,文蔚就是長子。堂即光裕堂,是由鄧文蔚後人所立。相傳那位嵩閣祖篤信風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為父親鄧柱我點了一穴「臥龍地」(又名羊欄),而又為自己在牛牯角找下一穴「五點梅花」,至於其功力得唔得?雖然民間並無流傳,但觀乎鄧文蔚在晚年得中進士,嗣後又兒孫滿圍,連祠堂都建了兩座(分別是龍游尹鄧公祠和鄧履敬堂),其成績如何?大家心中有數。

 很多人都知道錦田鄉十年有一次酬恩建醮,泰康圍雖只一圍,但亦會每七年打一次醮,今年剛好是醮年,村民已選定在農曆十月初八(12.11.2021)至十月初十(14.11.2021)的兩日三夜、五晝連宵舉行。過去,其醮棚多搭在圍門口外,但據知今次有所變更,將遷到遠離圍門的一塊闊敞空地上,以便有更大空間做儀式。

 作者介紹:

 周樹佳,曾當編劇記者,如今是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者、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名穴掌故沉》、《李我講古》系列、《香港民間風土記憶》系列、《香港諸神》、《鬼月.沉》等二十餘書。

   顶图:上屆2014年打醮情景。穿長衫父老為錦田鄉委會主席鄧賀年,他正是泰康圍人。 周樹佳提供圖片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