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新一份施政報告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當中提出的「北部都會區」,計劃花20年時間構建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新發展區,將可提供92萬個單位,容納250萬人口。在「北部都會區」以及「明日大嶼」相繼落成後,將可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的土地供應以及房屋問題。同時,政府亦公布更新版本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報告定下人均居住面積目標,由現時人均居住面積161呎,提升到215至237呎,意味着兩人小家庭居住空間不少於430呎、三人家庭居住空間有望達到711呎。
增加過渡性房屋解燃眉之急
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上對土地房屋問題作出的規劃,藍圖宏大、着眼長遠,對準的是長遠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而將人均居住面積顯著調升,更體現特區政府對房屋問題的承擔,有決心切實解決市民的安居問題,值得各界肯定和支持。但一個不能迴避的事實是,「北部都會區」計劃要20年才能完成,住宅單位最快也要10年後才能供應,而如此大規模的規劃,延遲也是常事,意味「北部都會區」主要是解決長遠的住屋問題,而不能解當前的燃眉之急。
香港的房屋問題已到了火燒眼眉地步,現時全港有近21萬人居於9萬多個劏房單位,其中近三成住客為25歲以下青年。大批市民包括青年面對輪候入住公共房屋難、生活環境惡劣的苦況,對前景失去信心和希望。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以及一眾副主任近日相繼到劏房籠屋探訪基層市民,駱惠寧直言看到居民的環境「心情十分沉重!」盧新寧副主任探望租住不到20平方米劏房的家庭時,感嘆:「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長大,實在太對不起他們了。」這不但顯示中央對香港基層的關心,更是對特區政府的一個提醒,發展是為了人民,香港不斷發展、GDP不斷提升的同時,基層市民的住屋卻愈來愈差,劏房卻愈來愈多,這樣的情況應及時扭轉。
現時政府主要解決劏房問題的一招,就是增加過渡性房屋,特首林鄭月娥指今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很努力推動,已達成1.5萬個單位的目標,接下來希望能達至兩萬個。但一個事實是,儘管陳帆已經很努力,成功達成了目標,但香港的劏房問題卻未有改善,原因是政府定下的過渡性房屋單位,遠遠跟不上需求,供應數量是杯水車薪,現在增加5000個單位,不要說是否足夠,就是這些單位地從何來都不知道。
要解決香港劏房籠屋問題,一是要有時不我與的急迫感。既要着眼長遠,也要重視當下,提出可以在短期內增加房屋單位的措施,例如通過舊工廠的改建、加快新界的收地建屋等,不要等到規劃完成,應同步進行大舉收地建屋,盡快滿足市民的需要。二是要定下政策的目標,繼而再定下各個房屋指標。房屋問題需要有一個指標,例如政府在《香港2030+》中就提出人均居住面積目標,由現時人均居住面積161呎,提升到215至237呎,這就是一個房屋指標。有了指標,才能夠制訂相關的計劃,落實有關指標,否則房屋問題很難有解決的一日。
設立指標讓政策落實處
對於迫在眉睫的劏房籠屋問題,同樣應設立一個告別劏房的指標、時間表,包括每年要減少多少個劏房、每年要讓多少劏房戶能夠上樓等。沒有時間表、沒有指標,繼續每年建屋數字的流水帳,根本不可能在房屋問題上追落後。有了具體的指標,各部門才會有動力研究如何爭分奪秒的拓地,如何改建、如何開發新界土地,以完成有關指標,這樣的房屋政策才能夠落到實處。
特區政府更要提出更多加快建屋措施,尤其是開發新界,新界幅員廣闊,要全面規劃費時甚久,政府沒有必要等規劃完成後再發展,政府可以在規劃的同時繼續收地,並且大力推動棕地、農地發展,同時積極研究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通過多管齊下、長遠兼顧的拓地,讓劏房居民看到希望,讓他們看到政府解決房屋問題的承擔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