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何不將全運會設於北部都會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學研集】何不將全運會設於北部都會區

2021-10-12
来源:香港商報

 學研社成員 文武

 特首林鄭月娥10月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策略,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但與此同時,由於「北部都會區」目前只是一個整體發展的概念,未有具體的規劃,既無時間表,又無開支表,讓人感到不踏實,擔心發展速度過慢,跟不上內地規劃,甚至落空。中央不久前已同意由粵港澳三地合辦2025年全運會,特區政府何不將香港的舉辦地點定於北部都會區,以此帶動整個北部都會區的建設進度?

 應有分階段發展計劃

 「北部都會區」的策略可以說是一項立足當下、着眼長遠的大膽構想,既可以將新界北部大面積的邊境土地、閒置農地,以及其他荒廢的土地釋放出來,合理利用,以滿足香港未來經濟、民生發展的需要,又可以透過發展「北部都會區」,推動港深合作,促進香港融入大灣區建設,讓香港可以發展創新科技等新興產業,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因此,「北部都會區」的策略一經提出,就得到社會各界的贊同和支持。

 但是,政府構想中的「北部都會區」建設,需時20年,而且目前亦未有具體的規劃,缺乏時間表和開支表,讓人感到不實在,擔心良好的構想,最終因政府的拖延,而落後於形勢,甚至無法落實。在10月7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多名議員提出類似的擔憂,希望政府能夠有分階段的計劃和目標,務求令都會區10年內看到雛形,15年後已有基本設備。

 議員和社會各界的擔憂並非沒有根據,以特區政府過往多項基建工程的表現,拖延誤期是常有的事,新界北的古洞、洪水橋的發展規劃,乃至落馬洲河套區的規劃等,其實也都已經超過10年,但至今未見雛形,令人失望。如果繼續以特區政府原有的模式落實「北部都會區」,確實令人缺乏信心。

 國家發展動力十足,大灣區的建設也日新月異,如果不抓緊時間,等20多年之後,「北部都會區」建好了,大灣區可能已經完全變了樣,今日所構想的「北部都會區」是否還能符合20年後的需要,確實是一個疑問。

 為今之計,政府既已確定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方向,並且得到廣泛支持,就應該爭分奪秒,早日建成,才能追得上形勢發展。現在擺在眼前的,就有一個絕好的契機,可以讓「北部都會區」建設提速,4至5年內就可以有初步成就。

 不久前,中央同意由粵港澳共同舉辦下屆全運會,作為主辦方之一,特區政府何不將香港的主辦場地設於「北部都會區」?這樣做可以達至多方面好處,其一是藉舉辦「全運會」的契機,推動落實「北部都會區」建設,下屆全運會2025年舉行,特區政府爭取用3至4年的時間,在「北部都會區」興建符合這場賽事要求的道路基建、體育場館、酒店住宿、商業旅遊設施,並以此帶動整個「北部都會區」的建設。

 全運會將加速區域發展

 舉辦大型體育盛會,從來都是促進城市發展建設的好機會。這次全運會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而「北部都會區」就是推動港深合作,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據點,將全運會的賽事安排在此區域舉行,不僅有利於辦好這次運動會,更加能以合作舉辦全運會為契機,迅速地提高「北部都會區」的全國知名度,吸引內地資金、人才、企業到此區域發展,大幅度提高香港與深圳,以及廣東省的深度合作,可以達至事半功倍之效。

 從「北部都會區」本身的發展來看,將全運會賽事安排在此區域,也符合新的都會區的需求。香港過往發展總體上呈現重南輕北的問題,包括體育設施在內的公共設施,主要都集中在港島、九龍區,以致出現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政府有必要藉新規劃的「北部都會區」,打破這一局面。

 未來的「北部都會區」有250萬人口,加上整個新界地區,人口總量可能達至全港三分之二,藉舉辦全運會的契機,在新界北建設高標準,可以舉辦大型體育、文化盛會的場館設施,符合區域發展的需要,令全港各區的發展更為均衡,也可令北部真正成為一個「都會區」。

 將全運會主辦場地設於「北部都會區」,能帶動「北部都會區」的建設步伐,迅速推動港深合作。而且,在「北部都會區」興建足夠的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也是整個新界地區發展的需要,因此也符合全運會「簡約」的精神,政府應積極考慮。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