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心聲】施政報告具前瞻性-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界心聲】施政報告具前瞻性

2021-10-1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了其任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從各方面看,這份報告都頗具遠見。一方面,未來這個年度雖為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但仍然提出了時間跨度較長的宏觀政策,為下一屆政府制訂下初步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不少政策的制訂都配合國家的長遠戰略發展,具備可持續性。

 其中,施政報告對房屋土地供應政策著墨甚多,主要集中在「北部都會區」及「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兩部分,體現了特區政府希望切實解決香港居住問題的決心。

 首先,在涉及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規劃方面,特首提出未來20年將在元朗區及北區,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在發展完成之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多萬,共可容納250萬人居住。而相應的運輸基建配套亦會一應納入規劃。

 其次,在房屋供應方面,未來10年,政府將在350公頃土地上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並將準備170公頃土地為市場提供可興建十萬個單位的用地。值得留意的是,這些數字並未計市建局項目和其他私人土地發展項目。總體來講,可望於中長期提供40萬至50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

 除了充足的數量之外,在地區選擇方面,加強北區發展,亦顯示了特區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視及對國家政策的精準把握,計劃在與廣東省接壤的地帶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讓更多有志投入大灣區發展的企業及市民能夠有更便捷的生活圈。

 發展創科順應潮流

 為呼應中央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香港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了不少政策及措施支持創科發展,包括將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提供支援創科企業的多項基金、擴展科學園、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的公共交通接駁、強化東部走廊地區以創科為主要經濟功能等等。

 香港的經濟雖說目前仍以服務業為主,但服務業受到疫情的衝擊比其他行業更為嚴重,本港經濟亦須靈活應對國際局勢的變動,尋求產業多元化,讓整體經濟結構更有韌性。

 對企業來講,因香港的法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健全、稅制相對簡單,不少科技公司都會選擇來港設立分公司。香港在政策支持之下,科學園區的租金及附近的住宅相對北京、上海今年飆升的樓價而言,負擔不算太重,相信能夠進一步吸引更多科企落戶香港。

 另一方面,對人才來講,在中美貿易及科技競爭的大前提之下,不少遠赴美國工作或研究的華人學者、精英都因為政治氛圍的不友好而選擇回國發展。這些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人才未必能完全適應內地的學術及工作環境,有很大機會選擇香港作為日後發展的城市。在政府的區域規劃及配套設施落實之後,將有更多科企形成大規模的聚集效應,定能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催谷整體科技產業的提升。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