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中美蘇黎世會談有助關係緩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名家指點】中美蘇黎世會談有助關係緩解

2021-10-15
来源:香港商報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於10月6日在瑞士蘇黎世會晤達成共識,雙方同意在今年底前舉行中美領導人線上峰會,並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由於拜登上台以來採行對中競爭抗衡的戰略,雙方關係難言和睦,導致迄今遲遲未有機會舉行兩國的領導人峰會。如今傳出年底前將舉行線上峰會,毋寧可謂一個良好的發展。

 美國有意緩和對中關係

 溯自拜登上台初期先是意圖在特朗普「抗中」路線基礎上,進一步注入多邊主義和結盟思維,因而在G7峰會、印太四國機制、美日韓同盟各層級會議中,皆一再凸顯所謂「中國的挑戰」、台海的穩定及香港、新疆等議題,並進而就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議題上升高對中方的壓力。然而,美方迅即碰到了兩大困境,一是美歐互信基礎不夠牢固,德法兩國在美中之間不選邊站,使得結盟「抗中」的聯合陣線出現了破口;二是自阿富汗倉促撤軍重創了美國的領導力及拜登的國內支持度。以上在在皆造成拜登上台半年多以來面臨內外交困的難題,不得不務實面對及尋求妥善解決。

 此次中美在瑞士的會談,充分體現了美國有意緩和對中的緊張關係,且有一系列軌跡可尋。從美國副國務卿舍曼7月訪問天津,倡議美中關係能設下「安全的護欄」,到9月10日拜登主動致電習近平談了90分鐘,提議兩人舉行雙邊會談,而後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獲釋,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由硬轉軟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線上通話協商兩國貿易相關問題等,在在均顯示美國正在採取行動緩和兩國緊張關係,近日才好不容易透過前述雙方在蘇黎世的會談敲定了兩國領導人在年底前將舉行線上峰會。

 再進一步言,事實上,拜登政府應有三大壓力,亟須藉由轉圜對中關係來緩解。一是,美國的財政面臨通貨膨脹問題,造成民生經濟物價高漲、民怨攀升,已蔚為拜登政府內政治理的一大難題;二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倉促撤軍行動,爭議不斷、舉世嘩然,歐亞盟國對美國的不信任感加深,甚至有些已達到強烈質疑的地步,擔心美國有可能將會為了自身利益一再犧牲盟友的權益;三是,根據美國近期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大多數選民並不認可拜登的施政績效,同時拜登政府在中間選民中的支持率持續下滑,倘若民調再持續下跌,勢必影響民主黨的期中選舉表現。若美國的對中關係能夠緩解,並藉由某些議題的合作,來改變當前不利於執政的大環境,這當然是拜登政府所殷切期盼的。

 關係改善的必要條件

 正因如此,拜登與習近平於9月10日通了90分鐘的電話,依據雙方對外的簡報,中美大致同意在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經濟復蘇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協調合作。拜登並表示,美方無意改變「一中政策」。習近平於9月21日對聯合國大會發表線上演說時承諾,中國不再新建海外煤電項目。美國於9月24日促成釋放孟晚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10月4日發表演說表示,美方計劃就中方落實對美採購等經貿問題,與中方坦率對話,思索中美尋求「再掛鈎」的目標。雖然在這段期間,美、英、澳組成AUKUS聯盟,美、澳等六國日前更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從而引發北京在5天內派出150架軍機巡弋反制,然而拜登在10月5日表示,他和習近平9月通話時,兩人同意遵守「台灣協議」。

 總之,楊潔篪在蘇黎世向蘇利文提出,中方不接受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拜登政府上台時擬以「合作、競爭、對抗」三分法面對中國,但經過一連串的交手,美方基本上不再提「對抗」,而中方進而要求美方放棄「競爭」之定性,目標即是年底前首次的「習拜線上會」上,能促成中美關係回歸「合作為主、管控分歧」的主軸。然而,對中國而言,改善中美關係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美國對台政策。而拜登日前在回應媒體詢問時提及所謂的「台灣協議」,此語一出引發外界的揣測。合理的研判,拜登應該是對習近平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甚至還可能提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上海公報》內容),拜登也許又提到美國「反對台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10月7日表示,美國多年來政策一貫,等於澄清了拜、習通話時雙方並未達成關於台灣的新協議。北京會同意與華府舉行峰會,應該是獲得了美國重申此「一中政策」的保證,這也是雙方關係改善的必要條件。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