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江迅之死,本不該這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江迅之死,本不該這樣

2021-10-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資深傳媒人江迅日前突然離世。新聞報道說,他因全身劇烈疼痛、發燒,進了仁濟醫院躺在病床上哀號多時,才有主治醫生到他病床前。仁濟醫院所發的官腔聲明,更令人心寒徹骨!我不是醫生,只是個普通的新聞記者,但常識告訴我,當一個人全身疼痛抽搐必然會血管收縮,江迅老師之前有心臟方面的基礎病,官方報告所說的一大堆化驗單是死的,但是一個活人軀體的疼痛是真實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不是說對病人應該「多多幫助,多多安慰,適當治療」嗎?如果醫院當時有適切的護理和治療,會是這樣的結果嗎?原不該這樣啊!

 如果一個人的家人幾天前還神采飛揚精神奕奕,突然進了醫院幾天不到就去世了,而醫生的答覆是我們按正常程序運作,等死因庭報告吧。這樣的答覆誰會接受?

 醫療服務素質須改進

 公立醫院主治醫生是怎麼看病人的,我有深刻體會。兩個月前,我因為腹部劇烈疼痛進了律敦治醫院。半夜四點多入院打了止痛針吊了鹽水,但我是在下午五點左右才見到主治醫生的。而主治醫生所謂的巡房,在每張病床停留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10秒鐘,我好不容易見到醫生,馬上張口問問題,而主治醫生已經在隔壁病床了,我看不可能再有機會見到醫生,只得硬着頭皮繼續提問,但是醫生根本就不搭理你,繼續從一張病床走到另一張病床。

 我也曾在馬來西亞看過一次病,三年前遊檳城,突然耳朵內神經抽搐疼痛不已,迫於無奈進了Gleneagles醫院,我還記得那是一位當地華人第三代胡姓醫生,整個過程半小時,他詳細問診,不但在耳朵觸診,而且在身體其他部位也反覆觸診詢問。最後他斷症,我是耳內的神經發炎。我真想不到西醫還有這麼看的,因為只感覺中醫才會望聞問切與病人溝通,那次在馬來西亞看的西醫讓我感覺那才是看病。

 我們直覺醫生都應該比社會普羅大眾更有素質。在大學時,他們受更多的專業訓練,起碼讀的年數都比其他專業長,因為他們做的是救人命的事。

 西醫在學校實習,當醫生時不是都必須讀一段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嗎?大意是: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我正式宣誓: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我將首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將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尊嚴;我要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我不會考慮病人的年齡、疾病或殘疾、種族、性別、國籍、性取向、社會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我將用良知和尊嚴、按良好的醫療規範來踐行我的職業……(世界醫學協會2017年10月在芝加哥大會上最新修改版)

 引入海外醫生應提速

 香港有多少醫生還按自己當初的誓言行醫?都說香港的醫生太辛苦,因為工作量太大,天天看着山量海量的病人,根本忙不過來,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香港是國際大都會,香港人更應該有國際視野,我們可以招引人才,向全世界招聘西醫專才。大可引入馬來西亞、新加坡或其他歐美國家有水平的西醫。我認識一位法國醫生,她對治療熱帶氣候疾病有獨特專長,她移居香港後希望可以行醫,可也是執業無門。理由很簡單,香港的醫生就是怕有更好的醫生來和他們競爭罷了。到了今天,看着江迅老師的過世,我們是時候open minded。

 我向港府獻計,既然香港大學可以在深圳設立醫院,香港可否也開明地引入北大、清華或復旦大學的醫學院?用更完好的醫學體系,從根本上教育一些有醫生情操、有醫德的合格西醫?否則我們這些普羅百姓真的只能是自求多福嗎?

 胡茵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