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檢測技術、拖掃一體機械人......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新興科技成果展示讓人眼花繚亂。21日,2021東莞台港澳媒體行走進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下稱「台青創基地」)、松山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下稱「港澳青創基地」)、濱海灣港澳青年之家創新創業基地(下稱「濱海灣青創基地」),聚焦東莞青年「雙創」政策服務,探尋台港澳青年成才「密碼」。
據悉,目前東莞已建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先行區9個,國家級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1個,其中僅松山湖就進駐台港澳青年創業項目238個。培育「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遍及東莞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台港澳青年拓展就業創業空間,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幫他們解決政策陌生、資源不足等難題,助其揚帆遠航,追夢圓夢。
資源共享 拓展就業創業空間
港澳青創基地是松山湖園區引進港澳創新資源,吸引港澳人才來莞創業就業,推動園區人才、項目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抓手。
據介紹,2019年2月,港澳青創基地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建設任務。同年5月,港澳青創基地獲得全省首批10個「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授牌。
如今,港澳青創基地引進的企業,涉及醫療器械、智能製造、新材料、半導體設備、電子信息技術、文創教育等領域。
年輕的濱海灣成為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的樂土
從一個想法到量產上市,從松山湖機械人產業基地,到北京304醫院、廣州南方醫院等60多家醫院,謝智衡的手術機械人唱了一場精彩的圓夢大戲。
謝智衡是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博士、生物醫學工程碩士,也是妙智科技創始人。公司正在研發的手術機械人具備國內外領先的力反饋和自動穿刺系統,成為松山湖港澳青創基地的一塊金字招牌。松山湖港澳青創基地從成立至今,目前已引入港澳青年100多人,落地的創業項目87個。
以港澳青創基地為中心,統籌松山湖高新區現有適合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資源站點,這種「一中心多站點」建設模式通過品牌統一、政策覆蓋、資源共享,形成發展合力。
據了解,目前,港澳青創基地已設立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等15個分站點,並正式確認了各站點參與港澳青創基地建設、享受港澳政策覆蓋的資格。
在東莞,這樣的青創基地正蓬勃發展。不斷細化的支持體系、不斷完善的資源共享機制,延伸出不斷拓寬的就業創業空間,後勁十足的發展動力。
服務提升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除了增加資源共享的「含金量」,青年「雙創」基地還在服務「含情量」上下功夫。培育專業人才團隊、整合政府與市場資源、舉辦路演活動……港澳青創基地為港澳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落地選址、工商註冊、補貼申報輔導等服務。
在松山湖東部和北部,台青創基地分別設立台科花園和林潤智谷辦公場地。前者承接零基礎的集群註冊創業項目,後者承接「台二代」、有明確銷售渠道或有一定市場佔有率的點位註冊創業項目。
此外,台青創基地還聘請在莞多年的運營服務團隊,為入駐項目提供工商、財稅、法務、市場、運營輔導等全鏈條服務。
未滿周歲的海灣青創基地已吸引了26家粵港澳「雙創」企業
在打造宜居宜業環境上,濱海灣青創基地也不斷優化。除了提供免費空間場所,濱海灣青創基地利用「港人服務港人」「澳人服務澳人」模式,創建開放式、全鏈條服務。
「雙創」基地為台港澳青年適應環境、抓住發展機遇提供了具有有針對性的服務,幫助一批台港澳創業青年在東莞速站穩腳跟,也推動大灣區創業浪潮持續升溫。
截至2021年10月,台青創基地已引進186個台灣項目落戶松山湖,吸引超過230位台灣青年創業家來莞創業。
目前,運營不到一年的濱海灣青創基地已吸引了26家粵港澳企業入駐,服務接待超過940位前來參觀考察的粵港澳青年。
不斷優質的工作生活環境,使得東莞各基地日益成為台港澳青年在內地(大陸)創業就業的首選地,越來越多的台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未滿周歲的濱海灣青創基地引入港澳企業26家
任職濱海灣港澳青年之家創新創業基地(下稱「濱海灣青創基地」)運營經理以來,香港人陳建揚在東莞濱海灣新區參與籌辦講座等後勤工作,雖然目前只待了三個月,但卻結識了不少特殊朋友。他們來自律師界、建築界等行業,雖然與自己只是點頭之交,但是其分享的知識信息給陳建揚帶來無形的滋養,「這裏經常舉辦一些講座活動,演講嘉賓大有來頭,我能認識到不同行業的人。」陳建揚認為,講座建立起的人脈是最值得的「意外收獲」。
據濱海灣青創基地負責人黃宏波介紹,濱海灣青創基地以「港人服務港人」「澳人服務澳人」的模式提供開放式、全鏈條、貼心式的港式、澳式服務,協助港澳青年了解對接內地產業資源,助力項目落地孵化。
目前,運營不到一年的濱海灣青創基地已吸引了26家粵港澳企業入駐,服務接待超過940位前來參觀考察的粵港澳青年。(記者 冷運軍)
頂圖:松山湖港澳青創基地已引入港澳青年創業項目8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