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議政】跨境理財通 融合發展的示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參政議政】跨境理財通 融合發展的示範

2021-10-25
来源:香港商報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張學修

 「跨境理財通」日前正式開通,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之後,港澳與內地之間搭建的又一項重要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全面推進了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它指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和港澳投資者通過區內銀行體系建立的閉環式資金渠道,跨境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或理財產品。此項舉措既能推動內地投資者「走出去」、擴大金融開放,又能為香港的金融市場和投資者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意義重大。

 第一,「跨境理財通」的開通,有利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它凸顯了大灣區獨特的「一國、兩制、三個貨幣體系」在促進中國金融開放方面的優勢,讓大灣區逐步成為中國連接經濟金融體系內循環和外循環之間的重要紐帶。「跨境理財通」率先在大灣區試點,採取跨境理財資金閉環管理,涉及到三種貨幣、三個關稅區、三種金融體系,為了確保該業務的穩定運行,就需要三地在金融監管、法規等方面加強合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同時,各大銀行機構在該業務開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樞紐角色,因此三地銀行需要在資訊交流共用、產品風險探討、資金流動監測等方面展開更高水平和緊密的合作。如此一來,三地在金融領域的合作能夠進一步促進區內的金融要素便捷流動,令三地的理財市場空間擴展,讓金融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將大灣區建成國家開放性區域創新共同體。

 三地金融合作帶來機遇

 「跨境理財通」也為大灣區內的居民和銀行機構帶來新的機遇。一方面,能滿足大灣區居民較高的跨境投資理財需求。近年來,大灣區在各方面的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往來密切、交流頻繁,隨着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中產階級壯大,現有的投資理財產品難以滿足大灣區居民的理財需要。而如今「跨境理財通」開通,三地居民都擴寬了理財渠道,能夠有效實現個人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能為三地的金融機構帶來重要的業務機會。國內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境外而言具有優勢,因此可能吸引到更多的港澳客戶;以及隨着「跨境理財通」的啟動,更要求銀行提升服務品質、豐富理財產品,對銀行自身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

 第二,「跨境理財通」能夠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近年來中國的金融業快速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人民幣使用在全國範圍保持領先。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2020年大灣區內人民幣支付超越美元,成為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深港兩地之間跨境本外幣收支中,人民幣佔比更是超過五成。「跨境理財通」在制度設計中堅持跨境收付「本幣優先」導向,也就是說無論是南向通還是北向通,都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而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這使得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可以在離岸市場被持有和交易,不僅將增加粵港澳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而且也將增加港澳人民幣外匯兌換量,有利於拓寬人民幣的跨境流動渠道。同時,「跨境理財通」業務的辦理必須使用人民幣銀行帳戶進行,業務中所涉及的資金跨境匯劃均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來辦理,這能夠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結算的規模,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