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大國建造 香港不能缺席-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大國建造 香港不能缺席

2021-10-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由特區政府、中聯辦、中國建築集團共同舉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昨天在會展中心開幕。展覽透過歷史照片、建造模型、多媒體視頻影像等方式,呈現大國建造之「絕、新、奇、智」,將中國建造史娓娓道來。細心一看,展覽除介紹許多內地建築,也包含不少有關香港工程項目的內容。某程度上,這反映在過往「大國建造」的歷程中,香港從未缺席;在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當下,更加不能缺席。

 主題展的內容相當豐富,既展現中國建築的悠久歷史和璀璨的文化,也展示近代中國重要建築和基礎建設,包括克服長江天塹的南京長江大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及新冠疫情初期僅花了十天就建成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可以說,這個展覽濃縮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奇跡。誠如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指出,參觀過的市民相信都能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值得開心自豪的是,香港從來不是獨自發展,實際上一直都是中國奇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展涵蓋許多有關香港的建築和基建,不論是刷新多項紀錄的港珠澳大橋、預計明年落成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還是由「國家隊」援建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無不體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說的,「在不同意義上體現了香港與祖國緊密相連,以及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和關愛。」

 從大國建造這一側面,生動顯示了香港與內地的血肉聯繫,其發展的主要舞台必然是國家;而特區也愈加看清了這個機遇,並前所未有地為香港前景作出規劃。林鄭月娥致辭時表明,在今年施政報告中,基建投資是非常重要的板塊,既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未來規劃布局的載體,預計未來數年政府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將超過1000億元,推展各項民生基建工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也在立法會明言,香港20年內有能力投放2萬億至2萬4千億元基建工程設施。在很大程度上,這反映香港的發展路徑愈來愈清晰。事實上,施政報告首次提出、深受市民關注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正是溝通內地和香港的主要平台,一方面有助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另一方面也推動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只要在現有港深口岸和交通基建的基礎上,落實港深西部鐵路、北環線延伸等鐵路項目,那麼「雙城三圈」空間格局頓時更加立體,大灣區發展自然得到深化。

 當下,國家正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中國經濟將有更高質量發展,「大國建造」也必然更廣泛、更高質地進行。在此背景下,已被納入國家治理體系的香港又怎能缺席?過往香港因政治紛擾而蹉跎歲月,經濟發展不進則退,進得慢也是退。隨着香港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的實施,香港由亂及治,迎來了難得的安定局面,有了重新出發、再創高峰的條件。只要全社會形成發展共識,將已有的基建計劃落實到底,香港必然有更美好的未來,而「大國建造」也會因香港的積極參與,增添更多色彩。(林松年)

[责任编辑:黄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