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會長 陳仲尼
疫情持續至今接近兩年,大部分香港人的心願,相信是與內地早日通關,恢復兩地的正常往來。筆者認為,要真正讓內地防疫部門對香港放心,除了研發出可以與內地對接的健康碼,更重要的是香港本身要認真做好「外防輸入」工作。
爭取與內地通關,讓港人能夠正常往來兩地是大部分市民的希望。行政長官近日亦多次表明,香港恢復與內地通關,是當務之急。事實上,恢復通關除了能推動經濟活動,讓市民團聚之外,更重要的是重新連接起香港與內地的發展軌道,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甚至是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北部都會區計劃,都需要港深兩地的溝通與合作,因此,通關確實是目前一項重要的目標。
事實上,毗鄰的澳門早於去年5月推出「澳康碼」,並在短時間內與「粵康碼」對接互認,兩地居民恢復正常往來,各行各業由此逐步走向復蘇。反觀香港目前的疫情已漸趨穩定,曾連續多天錄得本地個案「清零」,首劑疫苗接種率亦已達人口六至七成。政府高層早前曾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恢復通關的事宜,確實為通關帶來曙光。
多名官員近日都公開表示,特區政府會參考澳門模式來研究港版健康碼,當中或會記錄當事人行蹤、接種疫苗及核酸檢測紀錄等。
社會上亦有意見提出,香港市民可直接下載使用內地的健康碼,筆者認為,現階段特區政府應與內地有關部門研究不同方案的可能性,爭取早日落實通關的安排。至於有市民擔心程式會附帶追蹤功能,衍生私隱問題,那只要選擇不回內地就不用下載健康碼,根本不用擔憂私隱問題。
當然,筆者並非專家學者,對於相關的技術亦不太熟悉,不過,作為普通市民,對內地防疫部門的擔憂,亦十分理解,就以近日來說,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亦收到國家防疫部門的通知,鑑於香港疫情問題,認為譚耀宗不應赴京參加會議,由此可見,內地對於疫情的關注,並非「開玩笑」。
我們從媒體得知,即使香港近月鮮有本地個案,但仍不時出現外傭完成隔離期後才被確診個案,更多次發現外交人員和親屬在豁免隔離期間確診,這些情況都引起內地防疫部門的擔憂,害怕香港成為防疫缺口。
香港是海陸空交通樞紐,外地確診個案流入社區的風險確實較高。因此,要說服內地防疫部門,通關不會為內地帶來更大的疫情風險,香港的外防工作必須更為嚴格與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