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花帶碩果僅存3傳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客家花帶碩果僅存3傳人

2021-11-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上次跟大家介紹了「沙田田心村太平清醮」,今次讓筆者給大家介紹另一個「非遺漏網之魚」——客家花帶。它是香港客家服飾中,最小巧、最具象徵性,又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特色的配飾。從前,客家婦女都愛在涼帽和圍裙(圍身)上加配花帶,為平凡的生活點染顏色。這次,筆者帶領一班學生,走訪了碩果僅存的3位花帶編者,記錄她們的編織故事。

2.jpg

   前排左起:小瀝源村村長楊九、藍炳嬌、蔡清妹,楊九在 「添燈」 會以自製花燈配以藍蔡二人之花帶,他們都希望花帶編織有傳人。

    北方帶來港的傳統文化

 歷經晉代衣冠南渡、唐末黃巢之亂、趙宋南遷,原居於中原的客家族群落戶今日閩西、贛南一帶。後來,在康熙年間,因為朝廷的鼓勵,不少客籍人士又從贛南、東江流域一帶移居香港。由於客家族群人口眾多,所以縱然在顛沛流離中,仍能很大程度地保留自身文化,一方面免卻被原居族群完全同化,另一方面也對原居族群的文化產生影響。花帶,就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香港的一種傳統文化。

 客家服飾十分簡樸,衣料多為棉或麻,顏色則以藍、黑、紅、白灰為主,以素面最多,因其易洗耐髒。可是,女子由來「悅己者容」,總是想着法子變出花樣來。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客家婦女便在這些藍黑灰的衣服上,加上了色彩鮮艷的帶子。這些帶子,原本只是一條條單色的絲線,然而在客家婦女手上,卻能湊成圖案豐富的帶子。

3.jpg

   蔡清妹收藏的傳統客家花帶,花帶花紋帶有不同寓意。葉德平提供圖片

 已故客家民俗專家徐月清女士,一生都在保育客家文化。晚年,清姨跟隨她家的表姐蔡清妹學習織帶編製技藝。據蔡清妹說,「她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一教就識,還可以隨意織出不同圖案」。筆者記得,清姨曾說因為她是華南工學院(今日華南理工大學)建工系畢業生,所以把測量學的原理應用在花帶的編製上。

 驚訝有男生堅持學手藝

 學會了花帶的編製技藝,清姨馬上想辦法把它傳承下去。她開辦了多個「花帶班」,收了不少學生,然而其中只有林偉恩一個能堅持傳承下去。

 在訪問林偉恩之前,筆者只從另一客家文化傳承者陳家傑口中知道他叫「阿恩」,由於沒有特別問及性別,所以一直順理成章地以為他是「她」。畢竟,這門手藝是客家大娘們「獨步丹方」,所以筆者壓根兒也沒想到是男生。

4.jpg

   林偉恩(中)堅持學習編織花帶手藝。

 「客家人叫它做『帶拜』(注:擬音),是一把匕首形的梳子(注:疑為『梭子』),花帶上的花紋就是在排好線後,依靠這個梳子把花紋挑出來的。」林偉恩十分熟練地為筆者和隨行學生介紹織帶的工具。除了「梳子」,另外一個主要器具就是「帶干筒」。它是一個竹筒,主要作用是分開上下兩層的絲線,以便把兩層的線交織成一條完整的花帶。

 最難找尋兩個編織器具

 林偉恩說絲線比較容易找,在深水埗大南街一帶就可以找到;最難找的,相信就是這兩個器具。之前,清姨開班時,也只能用類似的現成器具代替。否則,只能靠自己手工,自家製造才行。筆者聽到這一句,心裏其實在想:「器具難找,但傳人更難找」。合指一算,目前「客家花帶編織技藝」的傳承人,其實只有小瀝源村的蔡清妹和她好友藍炳嬌,加上清姨徒弟林偉恩,也不過是3人。蔡、藍兩位大娘都老了,林偉恩也要到台灣繼續學業,到底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何去何從?

5.jpg

   客家花帶編織器具,左一、二為「帶拜」 ;左三、四為 「帶干筒」 。

    作者簡介

1.jpg

 葉德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