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航運業合作前途宏大光明-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深港航運業合作前途宏大光明

2021-11-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文煥,中藍海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粵港澳大灣區遊艇行業聯合會主席
 
    【大灣區海洋專欄】香港特首新的施政報告提出要建設北部新都市,通過東部大鵬灣康樂旅遊圈、中部河套區域密切交流圈、西部前海創新圈,把香港和深圳綁定融合發展,形成「雙城三圈」發展格局。在這樣一個新的格局下,香港主動提出對接深圳發展,深圳如何應對和作為,這不僅是兩地發展計劃,更是「一國兩制」的國家戰略。個人認為,利用香港和深圳的優勢,借鑑香港180年的國際航運經驗來發展深港海事服務業,打造全球海事規則的新高地。
 
    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如何理解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很多人把海洋城市與海洋中心城市等同,中心二字非常重要、尤為關鍵。深圳是海洋城市,但要做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三點必須達到:首先,深圳在涉海領域能夠支撐中國具有全球海洋規則和技術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尤其是國際通行的海事規則制定方面應該有所作為。二是深圳應該在涉海領域科技創新方面全球領先,是技術創新的高地,對於傳統的涉海領域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深圳的涉海產業、海事高端服務應該作為海洋城市主導產業,佔有絕對的優勢比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成為深圳未來的發展重點,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和行動綱領。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層級是目前最高的定位,這是深圳前所未有的責任擔當。當我們考察這些方案和落地措施的時候,從深港新發展格局的視角下,深圳提出的海洋中城市的特徵內涵和目標任務,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比如,深圳建設海洋中心城市對港航未來創新發展沒有足夠的重視,其實航運業本來就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礎行業,海洋大國都在爭奪海洋治理機制,海事的規則、航運的標準的制定權,因為它才是國際海事最重要的話語權。
 
    再比如,深圳海洋大學的學科設計方案當中,我們留意到港航海事、航運服務業未被列入,海洋大學籌建顧委會名單中沒有港航的專家,這忽略了海洋軟學科。海事管理、航運管理、規則標準、海洋金融和保險等,建議把這些填補國內空白的學科補上。
 
    借鑑香港航運業成功經驗,是深圳向海經濟最佳的實施路徑,也是國內與國際慣例銜接最好途徑之一。譬如通過深港聯手合作推動國際船舶登記,實現「中資方便旗船回國登記」,就可以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需要解決而解決不好的問題。具體做法:在大灣區範圍內率先構建「一船兩港」合作模式,把香港港和深圳港視同灣區物理大港的兩個碼頭,通過設立深港聯辦機制,實行船舶一次查驗通關、一次引航進港的便利化監管作業,降低國際船舶的通航成本,提高深港組合港對國際船舶的吸引力。我們大灣區遊艇行業聯合會在推動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落實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建議在大鵬開展國際遊艇登記創新試點為「完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改革」提供先行經驗,這與香港提出的「大鵬灣-印洲塘建設康樂旅遊生態圈」的規劃意圖不謀而合。
 
    貫徹中央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根據「十四五」規劃的部署,在深港新格局下,兩地融合發展、合力進取,提高深港合作領域的水平,按全國性、國際化的要求,服務全國、輻射全球。深港合力提升在國際航運服務方面的地位和專業化水平,鞏固和提升國際航運地位,更好的維護國家權益和保障產業的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記者 何松)
[责任编辑:薛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