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青年】大灣區無人駕駛的競賽-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灣區青年】大灣區無人駕駛的競賽

2021-1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大灣區青年專才協會副主席 詹培勳

 讓我們暢想一下,2031年的某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你醒來洗漱更衣後,走到樓下,看見自動駕駛掃地車已經完成清掃,自動駕駛安防車正在園區裏守護着每個角落,你打開手機App,無人的士馬上來到眼前。是的,這時候人們已經不再需要自行駕車,出行全由人工智能服務。無人的士安全高效地把你送到公司樓下,你剛一下車,自動駕駛無人零售車就把早餐送到眼前,你一刷臉,領出豐盛的早餐走進辦公室,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2004年,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辦了第一次無人駕駛挑戰賽,當年所有參賽隊伍皆鎩羽而歸。次年,Velodyne創始人大衛·霍爾設計的一款雷射雷達脫穎而出,開創了汽車應用雷射雷達的先河。此後多年,挑戰賽名列前茅的團隊均用上雷射雷達,其中就包括Sebastian Thrun領導的斯坦福大學無人駕駛團隊。Sebastian Thrun後來加入谷歌,主導了谷歌的無人駕駛項目,這就是無人駕駛鼻祖Waymo的誕生故事。

 特定商用無人駕駛將流行

 筆者日前與人工智能專家陸奇博士交流無人駕駛技術,得來的信息頗值得參考。由於演算法無法窮舉所有極端情況(Corner Case),車路協同(V2X)尚待建設,高精度地圖仍需普及,再加上規管難度和倫理問題,乘用車的無人駕駛離真正落地還有距離,但特定園區的商用領域無人駕駛將在未來三年內有很大爆發。換言之,站在當下技術、環境、條件下,載物比載人安全,商用比乘用安全,低速比高速安全,封閉比公開安全,因此封閉園區的低速無人駕駛應用毫無疑問是有更大可能迅速爆發的。

 在這樣的歷史關鍵節點,各國無人駕駛進入了白熱化的競賽新階段。擁有上述無人駕駛鼻祖Waymo的美國在這一領域明顯處於領先位置。美國資本市場用SPAC締造了無人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TuSimple)的上市,儘管這家以重卡無人駕駛為核心的公司年度營收僅為百多萬美元。新能源板塊的車企Rivian和Lucid同樣是憑空坐擁極高估值,專做商超無人配送的Nuro最近再獲6億美元融資。相較之下,大中華區的金融市場顯得謹慎得多。資本的支持,對於新興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港交所對生物科技的扶持就是一個正面的案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大量優質的高校和產學研轉化成果,若能善用資本支援本地無人駕駛企業發展,勢必將對這場競爭帶來深刻影響。大灣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人駕駛企業莫過於與大疆師出同門的一清創新。港科大建校30年,優秀的產學研轉化成果正在逐步登陸資本市場,更多的獨角獸企業羽翼漸豐。

 此外,再以Nuro為例,這家獨角獸公司獲得了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批出首個商用自動駕駛送貨許可,美國政府規管扶持新業態的理念又一次走到世界前列。相較而言,香港的第一張無人駕駛正式牌照仍處於最後測試階段。作為香港研發產物,一清創新的無人車在香港仍處於走出校園服務社會的半途中,而實際上它早已在內地多地開展服務,甚至已走出國門去到泰國。面對新興產業,擺脫制度的掣肘仍是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政府須加緊克服的通病。主動規管,批出牌照,支持無人駕駛企業先行先試,建立並開放更大範圍的高精度地圖,建設並統一車路協同標準,再輔以強大包容的金融市場,粵港澳大灣區可在這場國際無人駕駛競賽中發揮更大角色。

[责任编辑:黄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