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運動防髖關節受損-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今日商報 > 香港新聞

醫生提醒運動防髖關節受損

2021-11-29
来源:香港商報

 醫生提醒運動防髖關節受損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新冠肺炎疫情下有不少市民勤做運動,例如參與鋼管舞或高空瑜伽,惟某些動作一旦超出髖關節活動範圍便會造成傷患。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顧問醫生莫華康指出,髖關節問題在3年前不太常見,惟現時一年都有幾宗。人們在日常生活未有明顯症狀,但劇烈運動後腹股溝位置會隱隱作痛,部分嚴重患者因軟骨被扯出、碎骨於關節內游離,導致寸步難行。

 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

 莫華康介紹,常見髖關節傷患為髖關節軟骨撕裂、股骨髖臼撞擊綜合症和股骨大轉子滑囊炎。髖關節軟骨撕裂年輕患者大多因運動創傷導致、較年長病人則長期高強度行山,日積月累令髖關節勞損、軟骨撕裂。至於大多數股骨髖臼撞擊綜合症患者在45歲後出現痛楚,他們可能因股骨太大或插窩太窄,髖關節轉動時不夠順滑令股骨和髖臼互相撞擊,軟骨遭磨蝕和出現骨質增生,患者進行劇烈運動更令髖關節受損愈趨嚴重,引起痛症。而股骨大轉子滑囊是減低髖關節及肌腱活動時與骨的摩擦,但重複性壓力會導致股骨大轉子滑囊發炎,當中舞蹈員因長時間跳舞容易導致發炎。

 以上3種髖關節傷患有不同治療方法,如保守療法、增生療法和關節鏡手術。假如患者只是運動時感到痛楚,可嘗試先服食消炎止痛藥、多休息、減少引起痛症動作或接受物理治療等;增生療法是自體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和幹細胞療法,前者須抽取病人血液並利用儀器提取濃縮血小板,再將血小板注射到受傷部位去幫助關節軟骨修復,後者會從患者盆骨抽取骨髓,再分解出幹細胞注射至髖關節。莫華康表示,部分股骨髖臼撞擊綜合症患者可透過關節鏡手術「刨走」股骨頭頸交界的多餘骨頭,令髖關節不再互相撞擊和摩擦。

 微創手術刮除碎骨瘀血

 其中一位患者Adrian(17歲),一直有足底筋膜炎,去年6月拉筋時發生意外,他強行把大腿向後拉扯,兩星期後竟痛得無法如廁而求醫。Adrian在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右腳髖關節韌帶斷裂、撕裂的軟組織充滿瘀血與關節內有碎骨,莫華康在微創手術中使用關節鏡刮除器去清除碎骨、瘀血和發炎軟組織,Adrian在術後兩星期便不需使用拐杖,一個半月後更可做輕量運動。

 另一位患者是熱愛行山的70歲女士,她在頻繁行走後發現腹股溝隱隱作痛,其磁力共震發現肌肉撕離,雙腳缺乏該肌肉後難以站穩。她在全身麻醉下注射高濃度血小板後,休息4至6星期便可重過正常生活。

 caption:骨科顧問醫生莫華康點出髖關節問題常發位置。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