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變種病毒持續肆虐全球,本港近期確診個案急增,更出現有確診的機組人員「走漏」進入社區個案。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儘管暫時未出現二代傳播,但現時社區爆發風險非常高,任何一點火花足以激發第五波疫情。
港府嚴陣以待,啟動各種應對措施,尤其是嚴格把控關口,加強外防輸入,這是應有舉措,值得支持。除此之外,有專家認為久守易失,建議政府同時以疫苗護照(疫苗氣泡),推高接種率,反守為攻,才是防疫的根本之策。疫情爆發已近兩年,市民抗疫疲勞不斷滋長,香港恢復正常通關往來還沒有定數。面對隨時會出現的新變種病毒,被動防控不能長久下去,盡快提高疫苗接種率,形成保護屏障,才是香港走出疫情、社會復常的必由之路。鑑於本港接種進度仍不如人意,政府應認真考慮加快擴展「疫苗氣泡」,激勵市民積極接種,以盡快結束抗疫疲勞,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在不斷出現新型變種毒株的情況下,醫學專家普遍認為「疫苗+特效藥」是終結疫情的關鍵。目前特效藥研發尚沒看到明顯進展,但用研製出的疫苗來對抗新冠病毒,已可見到積極成效。各地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現有的各種疫苗都有保護作用,打3針後產生的抗體,亦可有效中和變種病毒,就算不幸感染,也能大幅降低轉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相對容易應對。
內地醫學專家鍾南山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到什麼時候中國內地完全可以開放,恢復常態化?他表示當接種疫苗的比例比較高,起碼80%甚至85%以上,死亡率也降低下來,多數人感染的症狀是無感或者只是很輕的感覺,新冠病毒「流感化」才可以。這樣的標準,同樣適合於香港,而必不可少的就是更多市民接種疫苗。
「疫苗氣泡」激勵接種疫苗
非常遺憾,儘管政府想盡辦法,例如安排外展隊,推出「即日籌」等類似的服務,商界及相關團體亦推出多項大抽獎,共同全力「谷針」,但結果卻差強人意。截至最新資料,接種第一劑的達到72.5%,第二劑的69.3%,僅有39萬多人接種了第3劑,顯示仍有大批人對接種疫苗猶豫,單靠市民自願打針來建立免疫屏障很難實現。面對接種率龜速前行,為加固防疫的保護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政府有必要「加辣」,推行「疫苗氣泡」是合適的方法。
類似做法在海外已廣泛推行,以色列、英國、新加坡等地,均要求以接種疫苗作為進入指定場所的「通行證」,新加坡還規定未接種的國民一旦感染須自費治療,這些措施有效推高了接種率。政府早在去年4月就提出「疫苗氣泡」概念,日前又宣布擴大「疫苗氣泡」範圍,今年2月中起要求僱員進入政府大樓時出示接種證明,方向正確,但落實的速度太慢,且覆蓋的範圍太小。事到如今,與其對變種病毒不時擔驚受怕作最壞打算,不如加快全面推行「疫苗氣泡」,努力促成本港盡早做到群體免疫,建立抗疫韌性。只要政府做好配套措施,並有合理豁免,相信市民會接受和習慣「疫苗氣泡」,一如當初強制使用安心出行。而構建更穩固的防疫屏障,不止於政府的責任,市民也要有責任與擔當,積極去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