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90名議員,有43人是愛國愛港政治團體成員,46人以獨立人士自居,1人自稱「非建制派」。人們關心,新一屆立法會如此結構,能否形成支持和督促特區政府管治、施政的穩定架構?
以往6屆立法會,愛國愛港議員面對「拒中抗共」議員,是以一個協調機制來謀取共同對策,新一屆立法會不再有「拒中抗共」議員,這一傳統協調機制不須繼續。
須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
新的問題是,在90名議員中,有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其中,有些人是業界翹楚,若干人士專注香港公共政策研究,人們對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論政水平產生一定期望。然而,佔半數以上是獨立人士,他們相互之間、他們與幾個政治團體之間,缺乏了解,遑論合作經驗,所以,需要時間來形成比較穩定的合作關係。文人相輕,中外皆然。從政的知識分子,多了一層各自爭取政治曝光率以求連任的考慮,合作是不容易的。
在中長期,以獨立人士自居的從政者,或者將組成新政治團體,或者將加入既有政治團體,難以在政壇持久地單打獨鬥。香港特別行政區不應該也不可能出現多政團競爭管治權,但是,在立法會中獨立人士多於政治團體成員的局面,不可能持久也不會持久。
新一屆立法會都由愛國者組成,不等於沒有分歧。民建聯、工聯會,與自由黨、經民聯,在涉及勞工關係的政策議題上,不容易形成共識。工聯會是因為代表勞工利益,民建聯是因為地區直選需要爭取和依靠基層選民,自由黨代表僱主,經民聯與僱主的聯繫頗緊密。
另一個需要立法會議員團結卻頗不容易的政策範疇,是特區與國家一道應對美國對國家的全面遏制。無須諱言,一些與美英等西方國家保持密切經濟聯繫和人際聯繫的人士,至今依舊希望香港超然於中美關係,有的甚至期盼國家向美國作出讓步以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此,不能低估新一屆立法會在涉美議題上可能產生分歧。
鑑於上述挑戰,有人提出來一個觀點,形成全面「愛國者治港」網絡,其核心主張是,建構香港的管治聯盟。其成員是共同擁戴中央的愛國者。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的領導、統籌和協調下,忠誠合作。這個管治聯盟不需要如其他地方的執政黨般有較為嚴密的組織和領導系統。
這樣的設計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中央和特區政府共同領導,二是組織形態鬆散。然而,正是這樣的設計導致無法在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形成「愛國治港」的管治聯盟,也無法在新一屆立法會中構建有效支持和督促政府管治、施政的議員聯盟。
香港民主制度不應照搬其他地方
首先,中央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是領導與被領導,不是也不可能是共同領導「愛國者治港」。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賦予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以及對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的監督權。
其次,鬆散的組織形態,符合香港居民長期養成的個人主義習性,卻不符合現代管治需要。西方國家正陷於管治失效的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政黨缺乏緊密強大的組織,無法發揮高效的發動和組織群眾的功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根本在於中國共產黨擁有嚴密的組織和強大的領導以實施對中國發展方向、道路和目標的正確引領。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出:「『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地位和實際情況決定了其政治體制的基本屬性是一種地方政治體制,因此其民主制度不應照搬任何其他地方的模式,必須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切合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等條件,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發展道路。」正確應對第七屆立法會所面對的上述挑戰,必須置於進一步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發展道路的大框架,主動爭取中央及其有關部門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包括立法會施行領導、指導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