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加強資源配置 提升抗疫能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加強資源配置 提升抗疫能力

2022-01-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本地新增新冠確診個案不斷增加,對抗疫資源及容量的壓力也不斷加大。由檢測、檢疫,到疫苗接種等,供不應求問題已愈來愈明顯,有關方面須改善和加強資源配置,盡快提升抗疫能力。

 屯門懷疑出現隱形傳播鏈,當局呼籲區內居民盡快檢測;然屯門多近50萬人,這對檢測能力無疑是嚴重挑戰。昨日所見,屯門的社區檢測中心大排長龍,預約網站更顯示未來5天都全部額滿。即使政府表示會加設檢測中心,也恐遠水難救近火,無法疏導當下檢測需求。未能盡早檢測的市民亦難安心,更莫說病毒或趁機進一步傳開。除屯門外,隨着本港確診宗數增多,需要強檢的人數亦劇增,多個社區檢測中心現人龍,一兩天內的預約籌同告爆滿。須留意,目前疫情尚算溫和,每日確診僅為個位數;假如惡化,檢測不足的問題豈不愈演愈烈?

 另外,竹篙灣檢疫中心的入住人數急增,不久或爆滿,以至不得不採取居家隔離安排。中心一名員工昨初步確診,進一步凸顯檢疫中心不足的問題。竹篙灣檢疫中心是否須關閉消毒?考慮到此檢疫設施「大得不能倒」,一旦關門就要另覓地方安置檢疫人士,故關閉與否的決定須慎之又慎。倘若不關,市民又是否有信心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中心又如何確保檢疫人士安全?眾所周知,居家隔離並不理想,不單可能令同住家人受感染,垂直傳播之類亦恐危及整個屋苑。所以,爭取加開其他檢疫中心,又或找來更多隔離酒店等,都是當務之急。政府昨宣布全港小學和幼稚園停課,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一旦有學童確診,其老師和同學都要入住檢疫中心。換言之,停課的目的之一,某程度也是為檢疫中心減壓,以免檢疫供不應求矛盾加大。

 當然,停課亦為降低11歲或以下幼童的感染風險,畢竟他們目前尚未受疫苗保護。不過,疫苗接種的容量亦須趕快追上需求。最近打針人數明顯增加,是個好現象,惟每日接種首針的劑次於2萬左右出現樽頸,則同樣又受累供不應求而影響抗疫工作。再加上,政府料將5歲至11歲兒童納入可接種年齡,這批接種新生軍又將進一步加重接種負荷。5至14歲的人口有約60萬人,為了加快和鼓勵兒童接種,及把相關接種需要分流,當局能否安排外展接種團隊到校打針?為了進一步推高現時長者的低接種率,林鄭昨亦指將邀請到診醫生為安老院舍的院友進行評估和講解打針。

 為達「清零」,檢測、檢疫、接種疫苗的供應必須跟上需要。「與病毒共存」的做法代價更大,根本不能接受。以美國為例,在每日確診逾百萬計的劣況下,已現嚴重人手短缺問題,以至基建停運、學校停課等等,可見,欲速則不達,開放措施不等於經濟社會早日復常,更莫說期間有大量死亡。所謂Omicron傳播力高,惟毒性較弱故可放心云云,乃誤導之說:由美國到英國,日均染疫死亡人數均較去年底大增30%以至90%,難道這不是疫情遺害更深的證據?誰又覺得疫情較前溫和了呢?所以絕不能輕視。盡力堅持「清零」才是出路,放任病毒傳播則屬死路一條。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