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020)去年年底成功在香港招股上市(IPO),為新股市場掀起一波小高潮,更成為香港獨角獸上市的成功案例。業界分析約有3、4隻香港獨角獸正在部署IPO,預料未來3至5年,眾多嶄露頭角的獨角獸將會陸續上市,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動力。
獨角獸是金融術語,指的是成立不到10年、估值達到10億美元(約78港億元)以上,尚未上市的科技初創企業。商湯科技在2014年成立,由內地來港的中國科學家湯曉鷗創立,專門從事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該公司上市多次刷新紀錄,包括2018年在C輪融資當中,獲阿里巴巴(9988)、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及內地零售巨頭蘇寧垂青,融資規模高達6億美元(46.7億元),創當時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紀錄。
商湯上市樹立成功典範
商湯在去年年底招股期間,被美國制裁,一度暫緩IPO,但商湯管理層意志堅定,迅速修改招股書,排除美國投資者,一周後重啟招股,上市短短五日股價升至9.7元水平,較招股價3.85元足足升了152%,不僅在資本市場吐氣揚眉,更令內地和香港的人工智能企業估值大幅提升,為本地獨角獸上市樹立成功典範。
當前香港還有哪些矚目的獨角獸值得留意?據創科香港基金會去年底發表的「香港獨角獸榜單2021」,有三隻本港市民較為熟悉的獨角獸,包括從事物流配送的GOGOX和LALAMOVE,還有亞洲金融科技平台WeLab,均有可能在年內上市。
LALMOVE 聯合創辦人許家維提及搶佔海外市場的重要性。
GOGOX計劃集資5億美元
今年最先登場的是GOGOX。據悉,GOGOX已通過上市聆訊,計劃上市集資4億至5億美元(約31.2億至39億港元)。GOGOX前身是本港貨VAN叫車平台GOGOVAN,由港人林凱源、鄧權威及關俊文等在2013年7月創立,與內地貨運平台「58速運」在2017年合併,其後易名為GOGOX。截至2021年4月底,已有約2480萬名註冊托運人及450萬名註冊司機。
根據初步招股書披露,目前GOGOX定位為亞洲主要的同城物流平台,服務範圍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與新加坡等地,一共超過340多個城市,目前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3%。集團截至去年9月底止9個月收入4.7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7.2%,當中香港市佔率27%,內地佔50.8%,毛利1.7億元人民幣,上升30.7%,虧損3.93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則蝕4.7億元人民幣。期內托運訂單量1914萬宗,升2.7%,約81%均為內地訂單。
GOGOX 由5位創辦人共同成立,其中創辦人之一關俊文在公司成立初期接受訪問。
Lalamove搶佔海外市場
另一隻物流獨角獸Lalamove(內地稱為貨拉拉),經營模式同GOGOX基本相同。在香港市場發展,Lalamove似乎稍遜GOGOX,但近年Lalamove在內地發展不俗,與滿幫、滴滴貨運、快狗打車(即GOGOX內地名稱)等並列為4家互聯網道路貨運平台公司,而且Lalamove在海外發展的步伐更快,已在台灣、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甚至美洲墨西哥及巴西開展業務,暫時未有該公司的財務數據,市場估計公司仍然處於高速發展期尚未有盈利。
至於WeLab是於2013年成立,至於WeLab Bank則為WeLab集團旗下子公司。2020年7月30號,WeLab Bank正式開業,推出頭十日已經開設數萬個賬戶。不過,香港當前有8間虛擬銀行,行業競爭激烈,而且全部虛擬銀行仍處於燒錢發展階段,估計WeLab需要進一步融資搶佔市場。
WELAB 創辦人龍沛智2018 年率先申請虛擬銀行牌照。
WeLab行業競爭大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接受本報訪問時估計,當前本港已約有3至4家獨角獸具備上市條件,相信從事金融科技、智慧物流,以及醫療醫藥的獨角獸,有望在今年跑出,除因為受投資者歡迎,行業步向成熟,及相關技術已達至商業化程度,具備作為上市公司的雛形。
身兼特許金融分析師的惠峰國際董事張玉峰估計,今年本港有3至5家獨角獸上市,至於上市步伐,則視乎市況而定。張玉峰坦言,獨角獸上市與否,主要視乎資金需求,「不少醫療、人工智能及物流相關的獨角獸一直希望上市,若他們需要大量資金支援發展,則考慮上市;相反若現金充足,則未必考慮上市」。
趁市場資金充裕早上市最佳
對於獨角獸跑出的條件,張玉峰認為,將視乎業務國際化程度。他以人工智能(AI)的獨角獸為例表示:「AI(人工智能)講求數據,若(公司擁有)的數據越多,數據越國際化,即意味業務便越成熟。」
另外,有投資界人士認為,金融科技類別的本港獨角獸最具備上市條件,因為可以令其手上的數據彰顯價值,但今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各國貨幣政策開始收緊,而當前香港不少獨角獸估值也不便宜,除非可獲得更具吸引力的企業,以更高估值收購,一眾獨角獸應在股市資金仍充裕之時趁機上市,供各輪投資者「退出」套利。
科網巨擘培育本地獨角獸
近年香港獨角獸大放異彩,除了是因為自身實力外,背後有沒有雄厚資金支持同樣重要。騰訊控股(700)和阿里巴巴(9988)等內地科網巨擘,多次參與香港獨角獸的投資。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騰訊控股(700)投資的獨角獸數目多達59家,阿里巴巴(9988投資31家。至於小米集團(1810)、百度集團(9888)、京東集團(9618)以及美團點評(3690)投資的獨角獸數目,分別達20家、19家、14家及10家。
騰訊家族獨角獸眾多
分析稱,科網巨擘大舉投資獨角獸,因為獨角獸可助其發展新業務。事實上,不少科網巨擘以互聯網起家,隨着互聯網趨向成熟,加上科網生態出現轉變,不少科網巨擘要開拓新業務,為了省卻開拓新業務的成本,選擇投資獨角獸,可獲取新技術之餘,也期望日後將手上獨角獸「養大」後,藉上市或二次收購(SecondaryBuyout)方式「轉售」套現獲利。
例如騰訊控股,其持有的易鑫集團(2858)、閱文集團(772)及同程旅行(780)上市後,手上仍然持有不少具上市潛質的獨角獸,包括從事互聯網醫療的丁香園、從事金融科技的Airwallex,及從事短視頻及網絡購物的小紅書等。觀乎騰訊控股擁有大量未上市的獨角獸,未來「騰訊系上市王國」只會有增無減。
中美角力大背景獨角獸留港IPO
香港獨角獸若要上市,在香港和美國兩個資本市場之間,究竟會如何取捨?分析認為,雖然獨角獸赴美國上市有望獲得較香港更高的估值,但面對美國收緊對科網企業上市的規管,加上中美角力持續,香港股市對獨角獸的吸引力只會有增無減。
美國上市要考慮制裁風險
市場估計,目前投行給予獨角獸的估值,一般介乎公司市值的3倍至5倍,如果在美國上市,投行給予的估值會更高。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環顧不少獨角獸到美國上市的原因,不外乎是當地的投資者較為多元化。但是「即使當刻獨角獸選擇到美國上市,也會為回歸香港資本市場,定個路線圖」。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不少香港獨角獸都在內地設有業務,「由於有業務在內地,仍然有機會被美國制裁」。劉大昌相信,如果獨角獸在美國上市,三年後可能有退市風險,因而考慮以上多風險,現階段在香港上市會比到美國為佳。
獨角獸若要上市,除以傳統方式外,還可選取以「同股不同權」(WVR)方式上市。歐振興認為,須視乎創辦人的持股比例,「若獨角獸的創辦人期望取得廣泛意見,引入股東以一般公司形式上市,沒有所謂;相反若創辦人持股比例較低,而又期望貫徹赴他們的業務策略的話,則傾向採取WVR的方式上市。」(記者 鄺偉軒)
頂圖:去年年底上市的商湯,成為本港獨角獸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