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 莫世民
高齡教育對於積極應對人口老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協助長者增能,以應對社會急劇變遷的重要手段,也是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基礎。學習不僅是一個知識增進、精神提升的過程,更是長者社交的機會。同齡溝通分享、建立支援系統,對長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分析先進國家高齡教育發展軌跡時發現,高齡教育最初多被忽視,政府多持推搪、拒絕的態度,只有一些社會服務機構提供興趣小組等非正規的學習機會,以填補高齡教育的真空。一般來說,有組織、有計劃的高齡教育只會在長者人口急速增加後政府才開始正視,投入資源予推動。
上世紀80年代前的香港,高齡人口不多,組織化的高齡教育並未產生,這是由於當時生活艱難、物資貧乏,要活到高齡階段是相當不容易的事,要維持生計已猶有不及,根本沒有餘力投入學習。事實上,過去的社會變遷緩慢,亦無迫切的學習需要。因此,政府不積極參與基本上是一個「現實取向」。80年代後,香港高齡教育起步,最初是由社會服務機構開始,主要是舉辦興趣班組、講座等。這是高齡教育從「實務取向」走向了「福利取向」的階段。現時全港有41所長者地區中心及170所長者鄰舍中心,組成了覆蓋全港各區的高齡教育網絡,是高齡教育的最大提供者。
2007年香港的高齡教育華麗轉身,從「福利取向」漸漸轉向「教育取向」。安老事務委員會推出以學校為基礎的長者學苑計劃,目的在促進長者持續學習以增進其生理與心理的幸福感,發揮餘熱,為實現老有所為提供條件。在城市建築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委員會在過去14年時間邀請非政府組織與辦學團體使用現有大、中、小學的校舍成立了近190所長者學苑,規劃是以小區為基礎,總有一所位於長者居所附近。學苑利用星期六及學餘時間為長者上課,推動長者教育,在維持他們身心健康、促進跨代共融共學、推動跨界別協作等發揮了積極作用。學苑可共用所在大、中、小學校園和教學資源及設施,達致了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之效果,成為了「積極樂頤年」安老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
長者學苑計劃亦仿效醫院管理局醫院聯網的概念,以新界西區先行先試,在2011年成立了「新界西長者學苑聯網」,促進學苑間的交流,減少各自為政,並加強統籌、聯繫和監察區域內學苑,建立相關機制如學分互認、資訊共用、推行進階課程等,成效顯著。現時港島、九龍等區域亦相繼設立長者學苑聯網。
本港高齡教育的未來發展
長者學苑計劃的設計是從先進國家發展高齡教育的經驗得到啟迪,同時也考慮了本港社會、經濟以及長者特點和需求,設計出長者學苑計劃,以極低的社會成本,實現了高齡教育的高速發展,計劃設計及執行的人實在功不可沒,令人佩服。計劃的成功是教育觀的轉變,也標誌着本港「教育取向」高齡教育的時代已來臨。這轉變只用了十多年時間完成,學苑快速及大量的出現,提示了政府應負起高齡長者教育更多的責任。
面向未來,本港高齡教育仍須不斷探索和創新,重點可包括四個方面:
一、進一步推行老有所教。此處的「教」,並不是指能者為師的意思。《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它是「長者教育」,內涵包括創新長者教育機制、探索高齡教育新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等。特區政府應積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高齡教育,擴大各級各類高齡教育的辦學規模以及進一步優化本港的高齡教育。
二、加大高齡教育建設的財政投入。目前香港快速的高齡化、少子化、出生人口下降、高齡人口在總人口的比率卻急遽增加。因此教育資源的整體分配宜作相應調整,在中小學縮班及殺校聲中,政府應考慮將青少年人口減少所釋出的教育資源轉移到長者身上,包括經費、場地及相關人力資源等。
三、提升高齡教育的公平性。高齡教育的焦點不應只集中提供服務予社區內體健、熱衷學習的長者,它應回歸到所有長者的生活世界,包括安老院舍長者、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特別是前者。本港院舍長者人口已佔65歲或以上總人口約7%,他們坐困愁城,極需要人生回顧、生死教育、痛症管理等課程,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四、鼓勵能者為師。新一代長者受教育程度高,對學習要求也較高。教導長輩方法與中、小學甚至大學不同,從事高齡教育的耆師應對長者心理、生理、教學技巧等有更多的專業知識。現在幼兒教育老師已學位化了,但反觀長者學苑、長者中心等師資並沒有任何規範,政府及教育機構應考慮為耆師提供師資培訓,讓能者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