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用好呈報平台 精準支持抗疫-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用好呈報平台 精準支持抗疫

2022-03-09
来源:香港商報

    「2019 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啟用後,首次公布接獲有效呈報數字,顯示過去兩日共有約1.47 萬宗快測陽性,連同官方核酸檢測昨日新增的約2.85 萬宗確診,可見疫情在過去一段時間,如衛生防護中心言再無爆炸性上升,情況並無如一些想像般顯著惡化。為了更準確地掌握疫情動向,繼而更精準地完善抗疫工作,大家誠宜繼續用好平台,如實呈報快測結果。

    呈報平台作用主要有三:一是統計方面。受累社區檢測中心供不應求,無法做到即日預約採樣,檢測結果亦滯後數天,故官方數字已難反映最新疫情動態;確診數字作為抗疫工作最重要的風向標,不單有關方面渴求準確,大眾亦十分關心,平台的推出便有利於弄清真相,從而因時制宜調整抗疫政策──此為第二個功能。假如真實確診數字大減,抗疫措施就有條件放寬,反之亦然;沒有統計的前提,就難作出適切的鬆緊結論。其中,全民強檢應在什麼時候推出,市面患者多寡便為一個關鍵,最理想是能與隔離措施數量相匹配,倘若未能清楚確診實數,肯定會影響到政策評估。三是協助分流和分層照顧患者。呈報平台不僅要求填寫基本個人資料,還提供了需否優先安排入住隔離設施的選項。眾所周知,除檢測外,本港由隔離床位到醫院病床均捉襟見肘,為了更有效率分配有限資源,呈報平台可按病人情況分流分層至入院隔離或居家隔離,爭取實現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的目標。

    由於呈報平台是個全新事物,市民仍須時間作出適應。以首天啟用為例,一度出現逾20 萬人排隊登記,既反映大家如何踴躍配合,但對照當局公布過去兩天所錄的1.47 萬個有效呈報,人們都奇怪為何有此龐大差異?這可循幾個方面解釋,例如有早前確診的市民心急呈報,沒按指示於較後時間才作呈報,又或有人想試驗登入網頁,以至純粹湊熱鬧進去看看等──昨晚,進入平台已毋須排隊了。事實上,當局共剔除了逾2500 個重複呈報及已在確診系統內個案,也顯示不少人尚未熟悉呈報機制。

    當然,陽性患者踴躍如實呈報,即使是重複呈報,亦較「病而不報」甚至「無病卻報」為佳。呈報份屬自願性質,裏面難免摻雜不實信息。為何「病而不報」?局方透露不少人都希望獲安排進入隔離措施,此誠保護身邊人、切斷病毒傳播鏈的應有之義,惟難保有人因為不想被隔離,而居然詐作無恙;有關方面誠宜正視問題,包括須修正看打齊兩針後須隔離7 天的要求,以減「病而不報」誘因,及避免構成不必要的隔離負荷。為何「無病卻報」?原因可能是避打第三針,以及騙取病假之類;為了提高數據可信性,當局已表明會安排部分呈報個案進行覆核,除此以外,有關方面亦可研究修訂快測陽性者可以遲打而非不打第三針等。

    倘連確診數據都不準確,肯定難以做到精準抗疫。考慮到快測結果不及核酸準確,準確度一般約為九成,也莫說自願呈報的機制亦難百分百準確。所以,全體香港人都應如實呈報,一盡公民責任,好使抗疫工作更加精準,如此香港亦必更有條件打贏疫戰!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高心云]